<學校巡禮>:大角嘴天主教小學致力推動中樂課程 以多元化音樂模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下稱大天)除了重視學生的學術表現外,亦重視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在音樂教育方面,大天多年來不僅培育學生的音樂潛力,更藉此加深他們對中國音樂及中華文化的認識。

校本課程重視學生的體驗式學習,學校每年都安排學生欣賞粵劇,如《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粵劇戲棚匯演》、《十八相送》、《穆桂英招親》等粵劇折子戲。此舉讓學生通過了解粵劇,進一步掌握中華傳統文化,從而提升文化素養。

在非正規課程方面,音樂科安排學生於「紛分Fun」綜合課時段參與《潮州市潮響鼓社音樂會》。活動中,二十四位鼓手代表中國二十四節氣,運用節奏強勁且富有律動感的鼓樂,帶領學生親身感受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鼓手更現場教授基本擊鼓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天,逾二百位師生與鼓手共同擊鼓,氣氛熱烈。這類互動學習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還讓他們體會到學習藝術的趣味。 

課後活動方面,大天持續推動多項中樂班,包括二胡、古箏、中阮、柳琴、琵琶、笛子、嗩吶、揚琴、笙等課程,深受學生及家長歡迎。五年級學生黃雨嵐表示,她在校內學習柳琴已三年,這項活動不僅讓她認識中國傳統樂器,更提升了音樂素養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同時促進了身心靈的健康發展。 

此外,大天中樂團早於2000年成立,由小二至小六同學組成,多年來多次參加校內外各類演出,包括九龍西區各界國慶文藝晚會、大角嘴廟會等。在師生共同努力下,中樂團屢獲佳績,如於《全港中樂大賽》中及香港聯校音樂大賽中榮膺金獎、在香港國際音樂節小學民樂團比賽奪得亞軍,以及在香港青年音樂匯演比賽獲得銀獎等。

面向未來,大天將進一步深化音樂教育,包括開展人工智能創作音樂、推動家長及老師一同參與學生音樂表演會、自製樂器結合STEAM教育,以及推動跨課程閱讀等。透過多元化的音樂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學習態度,裝備他們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編者按:

歡迎學校投稿,分享學校在推廣文化特色之處,或提供學校文化活動快訊。
- 投稿規格:不多於500字,並附上最少4張圖片。
- 電郵投稿:info@hkccd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