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巡禮>:舉辦河南歷史文化考察團 兩地交流深化文化認知

為推動學生深入認識中華文化,觀塘區聖若瑟英文中學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早前舉辦「中原故都」河南歷史文化考察交流團,組織師生前往河南省洛陽、開封及鄭州三市,展開為期六天的文化探索與學術交流。活動結合歷史遺跡考察、非遺體驗及姊妹學校交流,讓學生親身感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的深厚底蘊,並促進兩地青年互動共學。

走訪千年古都 見證中華文明脈絡

考察團首站抵達十三朝古都洛陽,學生參觀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近距離欣賞始建於北魏時期的佛教藝術瑰寶。奉先寺盧舍那大佛的宏偉氣勢令學生深感震撼,其融合唐代盛世風貌與武周皇權象徵的歷史背景,更深化學生對佛教與政治互動的理解。此外,團隊亦走訪洛邑古城及回洛倉遺址,從城建與漕運視角解讀古代中原的經濟脈動。

其後轉赴開封,學生探訪「中原第一豪宅」康百萬莊園,從跨越明清民國三代的建築群中,領略康家「留餘忌盡」的家訓哲學;於少林寺參與功夫體驗課程,學習扎馬步、拳法等基礎招式,體悟「禪武合一」的文化精神;更在朱仙鎮木板年畫工作坊親手製作非遺年畫,見證工匠歷經20道工序的匠心傳承。

締結姊妹學校 深化兩地青年交流

行程壓軸站鄭州聚焦教育互動,學校與鄭東新區外國語中學正式簽署姊妹學校協議,標誌兩地長期合作的新里程。雙方學生透過書法課、才藝展演及球類競技等多元活動深度交流。參與學生麥國軒表示:「這次交流打破我對內地學生的刻板印象,他們的主動與熱情讓我反思自身不足,更收獲珍貴友誼。」

校長寄語:走萬里路拓視野 文化傳承育新苗

潘永强校長總結活動時指出,是次考察獲民青局「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支持,成功將課堂延伸至文化現場:「學生在龍門石窟見證盛唐氣象,在康百萬莊園學習處世智慧,更透過實地交流建立跨地域情誼。這種沉浸式學習,正是培養文化認同與全球視野的關鍵。」校方未來將持續推動類似項目,鼓勵學生踐行「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的精神。

隨團教師透露,學生返港後將整理考察成果,向全校師生分享見聞,讓河南之行的學習效益持續擴散。

編者按:

歡迎學校投稿,分享學校在推廣文化特色之處,或提供學校文化活動快訊。
- 投稿規格:不多於500字,並附上最少4張圖片。
- 電郵投稿:info@hkccd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