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絮語>:《小嘴巴‧說大道理》入圍隊伍心聲(2024/25學年)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本會)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的《小嘴巴.說大道理——普通話電台名勝古蹟廣播劇比賽》(2024/25學年),現進入決賽環節。入圍隊伍作品於 2025年4月15日起,逢星期二下午5至6時在新城知訊台 FM99.7 《新城文化會館》「世界隨意門」節目中播出。現看看部分決賽入圍隊伍的心得分享~

學校: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學生:黃彩晴、王馨晨、胡穎佳、袁子竣、關梓炫

作品:圓明舊事

心聲:今年是我們第二次參賽,與去年的初出茅廬相比,我們在廣播劇的準備上變得更加成熟和謹慎。無論是在搜集資料還是在編寫劇本,都加深了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名勝古蹟的了解,組員更是獲得了一段難能可貴的美好回憶。最後,我們感謝文聯會、校方的支持以及王老師的栽培。

學校:深水埗官立小學

學生:譚嘉儀、蘇曉盈、吳穎儀、莊文軒、何洛妍

作品:麗江風雲——木府傳奇

心聲:我們非常榮幸能代表學校參加這次比賽。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廣播劇,所以我們不斷練習,錄製初賽作品。進入新城電台錄音室時,雖然有些緊張,但我們憑著默契,團結一心完成了錄音。經過這次活動,我們除了認識了雲南的文化古蹟和風俗人情,更獲得了一次難忘的回憶。

學校: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

學生:王煊、陳頌恩、孫卓昇、李拔暢

作品:話説火焰山

心聲:我們第一次到電台錄音,既新奇又興奮。這次比賽,讓我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雖然訓練辛苦,但獲益良多,不僅對火焰山地理環境以及《西遊記》的故事有了更深的認識,還增強了我們在語言藝術表演方面的自信心。

學校: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學生:沈伊甯、朱珮筠、黎芯萌、岑品言、伍霆恩

作品:黃龍洞裏為民除害的小黃龍

心聲:參加文聯會的廣播劇比賽,我們感到很愉快!每個星期都期待著訓練的日子。老師不斷地鼓勵我們,令我們改善很多,進步很大呢!沈伊甯同學表示,老師對她的讚賞,讓她十分有動力,因此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練習廣播劇了。

學校: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

學生:徐穎荻、王彬澂、莊錦霓、柯雅熙、陶憬亨

作品:被吃掉的半屏山

心聲:我們懷著滿心期待迎來這次比賽。排練時,老師和我們一起逐句研究怎樣表達情感,令表演更有現場感。比賽時,我們全身心投入,力求帶出環保信息;比賽後,我們都感到: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已經享受了過程。

學校:聖保祿學校(中學部)

學生:文尔雅、孔詩睿、曾琇銘

作品:鑒史惜時——滕王閣

心聲:通過參賽,我們不僅學會了用心體會,以聲動人,用真情實感將故事娓娓道來,更在研讀《滕王閣序》和搜集資料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中國古代建築所蘊含的文化魅力。這段珍貴的學習旅程,將激勵我們繼續去探索和分享中華文化的瑰寶。 

學校:嘉諾撒培德學校

學生:李馨悅、梁曉晴、邵梓瑩、蘇曉盈、徐梓瑜

作品:花木蘭

心聲:我們懷著高興的心情到電台,覺得電台的器材很專業。大家感到最困難的地方是要聲演兩個角色,學習轉換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來演繹人物。從《花木蘭》的故事中,大家學會了勇敢和堅毅不屈的精神。

學校:德望學校

學生:張雅婷、葉芷晴

作品:星火傳承:圆而入神,明而普照

心聲:從自編劇本到受邀前往電台,運用專業錄音設備詮釋九種角色聲線,對我們而言,是突破自我的挑戰。從頻頻笑場到能流暢轉換聲線,這段成長歷程,或許是每位配音員的必經之路。我們配音員的工作就是賦予角色生命力,為角色發聲,詮釋角色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