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絮語>:黃山非遺行:見·思·行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文聯會)於2025年7月18日(五)至22日(二)期間,舉辦了黃山非遺考察5天團,讓師生領略壯麗山河,親身體驗中國傳統非遺的魅力,拓展文化視野。

見:文化啟蒙之旅

初次踏入黃山,這片土地上的非遺文化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讓我驚歎不已。徽派建築的「粉牆黛瓦」,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彷彿訴說著千年來的匠人智慧;而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更讓我見證了「匠心獨運」的傳承力量。每一項非遺,都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中華民族情感的凝聚與文化的延續。  

思: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五日的深度考察,讓我得以親身感受黃山的壯麗與底蘊。登上黃山絕頂,雲海翻湧、奇松傲立、怪石嶙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震撼;而走進宏村、篁嶺,白牆黑瓦間流淌著靜謐的鄉村詩意,屯溪老街的斑駁石板則鐫刻著歷史的印記。這些景觀與技藝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更讓我深刻思考:非遺文化的生命力,正在於它與自然、與生活的緊密連結。

行:從認知到實踐的轉化

這次旅程不僅是一次文化洗禮,更點燃了我對教育的熱忱。如何將這些瑰寶轉化為生動的教學資源?如何讓學生在非遺的韻味中,培養審美與創新思維?我期待透過課堂,讓年輕一代親手觸摸傳統的溫度,使他們的創作成為文化傳承的橋樑。  

——葉玉蘭老師(深水埗官立小學

青瓦剪雲映白牆,蒼松怪石倚奇峰。
墨韻茶香承文脈,學而歡歌敘友情。

——吳立群老師(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