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仔>:潮州體驗遊

#45 「潮」流(2025年5-6月號第45期)

文:潘明珠(兒童文學作家、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這學期考試完結了,正值旅遊放鬆的美妙時光。媽媽決定帶我去探望住在潮州的表姨。這次出遊,我特別熱情高漲,因為我一直渴望品嚐潮州的美食呢。

一眨眼,兩個多小時車程過去了,我們來到古色古香、名揚四海的潮州古城。表姨帶我們穿過著名的牌坊街,街道兩旁林立著各種小食店和文創店,還有展示傳統工藝的店鋪,可見潮州人獨特的文化生活風情。

媽媽指著一條巷子說:「快進這甲第巷走走吧,可有考試得第一之說?」表姨哈哈大笑,解釋道那名字和科舉並無關聯,不過此處確實是古時潮州城商賈望族聚居之地,國學大師饒宗頤童年時也曾穿過此巷呀。

這時,我的肚子開始打鼓了。附近的飯店有兩位熱情洋溢的店員迎上來,大叫歡迎光臨。然而,表姨拖著如饑似渴的我,說:「回家吃!因為老爺爺一大早已挑選了肉質最好的鵝來做滷水鵝,這是宴請貴客的美食,大家有口福了!」

到了表姨家,小表弟笑嘻嘻拖我進廚房,告訴我老爺爺已用鹽、五香粉等調料把鵝醃製了幾小時,正燒火煮沸滷水呢。滷香隨著熱騰騰的煙氣飄過來,令我肚子裏的饞蟲蠢蠢欲動了,我心焦地問:「什麼時候才可以吃呀?」 

「滷鵝沒這麼快!先嚐嚐潮汕小食吧!」

表姨端出一些潮州小食供我們品嚐,有鹹水粿、牛丸和燒番薯。牛丸我吃得多,但第一次嚐這些鹹水粿,形狀像白色小碟,中間放了菜脯和調味蒜蓉等,入口鹹香美味,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燒番薯也很香甜,令我吃得很滿足。

下午,表弟帶我去看「非遺鐵枝木偶」技藝分享會。非遺表演的師傅一招一式間,仿佛賦予了手中的木偶生命,展現了潮州非遺的獨特魅力。我能近距離欣賞,感覺特別興奮,不禁大拍手掌。表演結束後,師傅還邀請觀眾上台體驗,我也躍躍欲試,想體驗一下怎樣舞動那英氣凜凜的木偶。師傅大方地把木偶交到我手中,但只舞動了一會,我就發現鐵枝木偶甚沉重呀,操控起來很累呢。這是我們中華重要的非遺文化,能有機會欣賞和體驗,真難得啊!

終於到了晚餐時間,我期待的滷鵝上桌了,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哇!常言道,耐心等待後的美食更顯滋味。只見鵝皮像塗上了金色的油彩,鵝肉厚度適中,排列整齊上碟。我迫不及待地先夾一片鵝肉入口,果然唇齒留香,肥而不膩,好吃!

表姨指示我蘸上少許蒜泥醋,會更好吃呢。 

老爺爺說:「在我們潮州人眼中,無鵝不成宴呀!」原來,爺爺將大鵝下鍋後,為了掌控好火候,整個下午都耐心地在火爐前滷鵝。製滷鵝有如此多工序,這美食真得來不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表弟誇讚爺爺的滷鵝手藝已達爐火純青境界,媲美城裏店家的水準呢。

這一天,我在潮州大開眼界,又和大家享用了這道滷鵝的美味。我邊吃邊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美食多不勝數,希望再來遊覽體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