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巡禮>:殷墟甲骨文走進校園 信愛學校榮獲兩項大獎 學生赴安陽考察

東區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學校於2024年11月舉辦了中文科專題學習活動,主題為「認識甲骨文,了解漢字起源」。甲骨文是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的文字,刻在龜甲或獸骨上,是中國及整個東亞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

這次活動旨在讓學生深入了解甲骨文,進而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學習內容包括早會的甲骨文專題介紹和「甲骨文文創校園展」。學生們對這一古老文字充滿了好奇,甲骨文的形態和意義深深吸引了他們。整個活動中,學生們積極參與,獲益良多。

同學們積極參加了「豫港殷墟甲骨文文創藝術設計比賽」,並藉由作品《大好河山》和《十二生肖甲骨文趣味WhatsApp貼圖》分別獲得「甲骨文藝術創作設計獎」及「甲骨文網絡藝術大獎」。

參賽學生葉芷昕和李綺鈺同學在家長的支持和陪同下,於2025年4月24日至28日赴河南安陽殷墟進行豫港甲骨文研學交流活動,並代表學校領取獎項。

 

獲獎學生(葉芷昕和李綺鈺)分享:

「在安陽的這幾天,我們參觀了許多博物館,最喜歡的就是殷墟博物館。這裏展示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幫助我們了解古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其中,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文物是司母戊鼎。它是商朝晚期的青銅器,出土於殷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代表之一。此次交流活動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中華文字的起源和傳統文化,收穫非常豐富。」

編者按:

歡迎學校投稿,分享學校在推廣文化特色之處,或提供學校文化活動快訊。
- 投稿規格:不多於500字,並附上最少4張圖片。
- 電郵投稿:info@hkccd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