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絮語>:《小嘴巴‧說大道理》入圍隊伍心聲(2024/25學年)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本會)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的《小嘴巴.說大道理——普通話電台名勝古蹟廣播劇比賽》(2024/25學年),現進入決賽環節。入圍隊伍作品於 2025年4月15日起,逢星期二下午5至6時在新城知訊台 FM99.7 《新城文化會館》「世界隨意門」節目中播出。現看看部分決賽入圍隊伍的心得分享~

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學生:張敏慧、伍端勤、李日嵐、陳偲語、唐曉柔

作品:小眼睛看古蹟:萬里長城

心聲:廣播劇是一種以聲音演繹戲劇的藝術形式,而用聲音來表達情感對我而言有一定的挑戰。練習的時候,我一直無法表現出孟姜女悲傷的哭聲。幸好兩位老師不厭其煩地為我示範,一次次糾正我,最終我成功做到了!此外,經過每位同學的努力,我們都克服了各自的困難,成功錄製了一段充滿情感的錄音,我們都很自豪。

——張敏慧同學

學校: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學生:王墨榕、卓逸朗、陳嘉馨、楊千一

作品:西湖從天降

心聲:王同學驚呼,團隊合作就像魔法,讓廣播劇變得既有趣又有靈魂!卓同學開心地説,比賽讓他更自信,並體會到聲音的力量源自團隊的協作!陳同學激動地表示,拿起麥克風演繹角色,就像讓故事躍入大家的耳朵裏!楊同學感慨,這次錄音彷彿穿越了時空,用聲音傳遞了文化與歷史的精彩!

學校:德望學校

學生:王子萾、曾頌如、黃琰婷

作品:此恨綿綿無絕期

心聲:此次廣播劇比賽對我們而言是一場歷史文化之旅,從前期的資料搜集,到劇本編寫,再到錄製和剪輯,我們都收穫匪淺。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加深了對歷史的印象和理解,欣賞古人身上的特質,學會分析事情而不再浮於表象。這次比賽富有意義,讓我們獲益良多。

學校: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學生:劉卓曦、徐熙茗、王婉丁、韋承欣、胡芷媛

作品:火焰山助民解困

心聲:參加文聯會主辦的廣播劇比賽,我們組的芷媛、婉丁和卓曦是合作無間的「老臣子」,而熙茗和承欣則是「生力軍」。經過不斷的磨合和角色調整,我們的默契愈加深厚。尤其是熙茗,他以渾厚的嗓音成功演繹穿透力極強的菩薩,真是當之無愧呢!

學校: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學生:蔡樂怡、陳浩林、黃安妮、藍筠祐、陳瀚霖

作品:遊天下第一雄關

心聲:我們有幸參與是次比賽,收穫滿滿!透過生動演繹名勝古蹟的故事,大家不僅提升了普通話的表達能力,更深入認識了中華文化。在錄製過程中,我們培養了團隊默契,克服了緊張情緒,也讓大家變得更自信。這場創意盛宴使語言學習跳出了課本,在聲波中綻放光彩。期待下次再創精彩!

學校:香港培正小學

學生:唐逸彤、李恩銘、陳牧楠、何心怡

作品:布達拉宮之文成公主的遺願

心聲:參與比賽對我們來說是一場奇妙的穿越之旅。從分工合作查閱資料,了解古蹟背後的故事,到用聲音演繹故事,每個環節都充滿挑戰與驚喜。我們不僅深入感受了歷史,開闊了眼界,還在錄音中體會到「用聲音說故事」的魅力,更收穫了團隊協作的珍貴情誼,這確實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學校:嘉諾撒培德學校

學生:何紫嫣、邵梓妍、溫悅、盧穎瑤

作品:虎門銷煙

心聲:同學們是第一次到電台錄音,心情既期待又興奮,對電台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起初,大家在錄音時有點緊張,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理想,但最終都順利完成了錄音,並獲得了監製的稱讚,大家都感到滿心歡喜。

學校:德望學校

學生:謝丞源、汪思悅、謝丞思

作品:秦始皇陵——褪色的輝煌王朝

心聲:從劇本打磨到角色演繹,我們三人不斷磨合,力求每個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每一步都凝聚了團隊的努力。此外,團隊協作是關鍵所在。我們互相提出建議,調整節奏,最終呈現出默契的配合。雖然過程中有緊張和失誤,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成長。無論結果如何,這份經歷和團隊默契已是我們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