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共享>:傳承中華智慧 探尋科學新知 透過跨課程閲讀活動 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反思和認同

「中華文化的學習有三個層面:認識、反思和認同」

「在小學階段學習中華文化,宜首先豐富對中華文化的認識,然後培養對文化的認同和反思。」

節錄自《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2023) 15

本期很高興跟各位讀者分享,錦田公立蒙養學校如何透過跨課程閲讀活動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反思和認同,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學校自三年前起以六年級為試點,開展以「傳承中華智慧  探尋科學新知」為主軸的跨課程閲讀課程,至今已推展至四、五年級。課程以圖書科為主導,透過閲讀中華典籍,並串連中、英、數、常、電、音各科的知識點,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從中領略古人的創科智慧,再結合現今科技加以呈現,傳承古代先賢智慧。

六年級〈我是小將軍〉跨課程閲讀規劃

教學流程  學科知識點 STEAM元素
圖書分享 圖書:讀後感分享
中文:定義説明、舉例説明
英文:Use ‘since’ to give reasons
S:能量轉換、投石器發射時涉及的運動

T:應用Scratch製作投石遊戲

E:設計和製作投石器、考慮勝出比賽的因素

A:投石器外觀設計

M:設計和使用投石器時考慮的角度、利用軸對稱嘗試建立穩固的投石器

傳承中華智慧 常識:認識槓桿原理
數學:軸對稱平面圖形
視藝:掌握形狀及空間,以及不對稱均衡的組織原理
我是小將軍

STEAM任務——製作投石器

掛帥出征

透過攻城射擊比賽,鞏固對投石器結構以及槓桿原理的掌握

投石問腦 電腦:運用Scratch製作投石遊戲
小將軍戰記 中文:重温日記的格式和寫作手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饒富意趣。認識中華文化,對民族認同有極重要的作用。」跨課程閲讀活動除了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優秀的一面外,活動後成立的讀書會,將帶領學生研讀相關中華典藉,一方面提升學生的閲讀興趣,誘發他們探尋古人智慧的渴望;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對中華文化進行反思,感悟國家的優秀和日新月異的發展,從而培養對國家文化的愛敬之情。篇幅所限,欲知更多課程規劃詳情,可透過學校與本人聯繫。

(特別鳴謝湯婉琴老師提供教學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