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信義與現代婚姻

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四維八德,「信義」分別代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道德倫理,以及忠誠。「信義」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兩人由初相識至步入婚姻殿堂的過程,就體現著這兩種傳統價值。信任是婚姻的基石,而義則是維持一段婚姻長久幸福的關鍵因素。 

「信」從何說起?男女往往是由初相識到約會,最後才結下婚姻承諾,這些過程都需要講求誠信和信任。當兩個人相識,開始約會,他們可能會透過互相分享個人經歷,通過平平無奇的交流來建立互信。這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努力,由零做起。男女要以誠待人,言出必行,才能讓對方信任自己。當「信」建立起來時,雙方才能夠放心地互相依賴,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大家信任對方會為自己帶來終身幸福,能承擔起維持家庭的責任,為家人帶來幸福。這種互信就是婚姻的開端。韓非子說過:「小信成則大信立」。再小的事也要講究信用、誠信,靠日常生活的點滴積累,為兩人之間的關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助於建立穩定的關係。

有了信任,還要講「義」。在結婚後,現實生活中種種因素可能減退新鮮感,不少現代人受不住誘惑,令婚姻出現裂痕。這時候義的概念極為重要。夫妻可能會面臨工作壓力、家庭責任和時間管理等問題,這些因素使他們疲憊和不滿。道義包括道德義務和責任,兩人在婚姻中忠實、體貼和尊重對方,是維護婚姻的基石。奧普拉溫夫瑞曾說過:「做正確的事情,即使沒有人在看,也是義的表現。」難道夫妻之間不應強調無私和道德的表現嗎?夫妻應體貼關懷、支持和鼓勵,彰顯義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彼此的需要和期望保持敏感,而不是只因吵架而放棄道德倫理,離開原有家庭。

「婚姻是一種契約,建立在相互尊重、承諾和責任的基礎上。」這提醒我們,婚姻是一種承諾,夫妻要尊重對方的意見和需求,共同承擔家庭責任,才能建立起穩定、和諧和幸福的關係。白頭偕老,永結同心,是古代和現代人都渴望的事。現代人往往遺忘了信義的美德,因此我們必須抱持專一和自覺的心,自我提醒。信義的價值使婚姻更加堅固和穩定,奠定長久的幸福。 

無可否認,現代社會充滿變化和挑戰,但「信義」的價值依然是我們應該珍惜和遵循的道德標準。無論在婚姻還是其他人際關係中,這些價值都能夠指導我們,帶來力量。就讓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信義的價值,建立更加和諧的社會關係。

「你可以通過言語贏得世界,但只有通過信義贏得人心!」

編者按:

歡迎讀者投稿,主題圍繞歷史、文化、藝術;體裁不限;
- 電郵投稿:info@hkccd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