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堂>:信仰的印記——有趣的世界宗教建築

#43 宗教廟宇(2025年1-2月號第43期)

文:林川(文字工作者)

人類的誕生,伴隨著信仰的出現。在生命演化的歷程中,人類對自然萬物的崇拜,如對動物、器物、自然現象等的原始崇拜,逐漸演變成形形式式的宗教信仰,是為自然宗教。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宗教的演變更趨複雜和多樣化,宗教的類別也從原始宗教跨進到社會宗教、自我宗教的演化階段。

時至今日,全世界有數以萬計的宗教信仰和流派,其中最為人知、影響最大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信徒人數更是數以億計。在千年的歷史流轉中,這些宗教的信徒亦為各自的教派撰寫了經文、教條,製作了禮器、飾物,並建造了各種雄偉、壯麗、奇特,甚至危險的宗教建築。

湖北武當山
湖北武當山

宗教建築是人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我國歷史中,出現過很多種宗教,比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佛教和伊斯蘭教都是外來宗教,本土宗教中只有道教為人所熟知。道教四大名山:湖北十堰的武當山、江西鷹潭的龍虎山、安徽黃山的齊雲山、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都是道教最主要的聖地,地理風景、建築特色,可謂各有千秋。武當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青城山有「天下青城幽」的讚嘆,齊雲山被稱為「江南第一名山」,而龍虎山更是擁有中國最大規模的道教建築之一,天師府就佔地400多公頃,房間100多間。另有一說武當山道教古建築群、山西綿山大羅宮建築群也有我國最大道教建築群的美譽,四川鶴鳴山、甘肅崆峒山亦有道教四大名山一席之位,眾說紛紜,但亦無妨各大名山各擅其場,山月雖相同,溪山卻各異。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發源地是印度,信徒遍佈全球,佛教徒人口高達5億之多。位於印尼中爪哇省的婆羅浮屠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廟,與緬甸的蒲甘、柬埔寨的吳哥窟並列為東南亞最重要的考古遺址。婆羅浮屠約建於西元8至9世紀,建築基部為123米乘123米,最高點距地面為35米,直至15世紀之前都是佛教徒的朝聖之地。後來爪哇人轉信奉伊斯蘭教,婆羅浮屠遂被遺棄,現在成為了印度尼西亞的熱門旅遊景點。

木構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主流,唐朝時期的木建築更是將中國建築藝術推向高鋒。佛教傳入我國後,其建築也受到了我國建築藝術的影響,如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山西佛光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結構建山西南禪寺等,而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是在唐朝時期建造的中國唐風寺院——日本的奈良東大寺。

印尼婆羅浮屠
印尼婆羅浮屠
沙地阿拉伯麥加大清真寺
沙地阿拉伯麥加大清真寺

伊斯蘭教建築的代表是清真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是位於沙地阿拉伯的麥加大清真寺,它是無數伊斯蘭信徒心中的聖地。每年12月,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前往朝覲,所以麥加也被稱為「宗教之都」。香港也有伊斯蘭教建築,位於尖沙咀九龍公園旁的九龍清真寺就是香港最大的清真寺,最多可以容納4千人。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信眾人數將近三分之一全球人口,其建築代表是教堂。位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除了聖彼得大教堂,俄羅斯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國的巴黎聖母院以及凱旋門等都是著名的基督教建築,以其宏偉壯觀和歷史悠久聞名於世。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形形色色的宗教建築,這些建築不僅是信仰的象徵,也是文化與藝術的結晶。它們展現了各自宗教的歷史、價值觀和社會結構。這些宏偉的建築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成為人們靈性探索的場所,並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透過這些宗教建築,我們能更深入地瞭解人類的信仰與追求,並學習到一些歷史和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