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論語》中的智慧——「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乍聽起來,大家或會感到恐懼,大呼文言文艱澀乏味,並退避三舍。其實古人所言的,不是古舊死板的說教,而是比我們更「潮」、更「貼地」的生活態度。《論語今譯時析》(耀中出版社,2016年增訂版)* 的其中一章節,就記載了孔子及其子弟對志向的見解,至今仍為社會所用: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衛靈公篇》15:19)

【今譯】

先生說:「君子擔憂的是自己死後名字不被稱頌。」

人們都有對於「不朽」的渴望,要不然不會到處留下「某某到此一遊」的記號了。對於有權勢者來說,則命令全國到處擺上自己的雕像,以達到「不朽」的目的。基督徒希望死後能到天堂永生,跟上帝一起;中國人比較現實,不追求虛無飄渺的天堂,更重視生命的傳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己雖然死了,但是自己的血脈可以通過子孫傳遞下去,這是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如哲學家謝幼偉所說,中國人是用「孝」教代替了西方宗教的「不朽」。

孔子說個人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都可以在個人死後繼續,澤被後人,也可以算一種永生。君子擔心死後無名,實際上是擔心活著時沒有做出什麼貢獻。立功、立德、立言,都可以傳下聲譽,雖死猶生。君子求仁不求名,實至而名隨,產生「近者悅,遠者來」的魅力,產生「名望」。在此,名只是一個副產品,名可以驗證其求仁之效。君子擔心無名,就是擔心求仁沒有效果。

從個人的「面子」到產品的「品牌」,想要享有好的聲譽,非要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不可。

*《論語今譯時析》增訂版:以中英雙語出版,內容除了附有註釋外,並設時析部分,透過現今的生活事例及中西文化觀點的比較對照,從多角度詮釋儒學的菁華部分。書中輯錄了《論語》140則,代表儒家核心思想,從反求諸己的「為學」、「修身」等主題作起始,逐步推至「處世」之道,最後以「生死」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