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蔥椒蒜燒鱓

海鮮當中,魚蝦蟹貝,種類繁多,「鱔」算是吃得比較少。家中廚房從未見鱔出現,幼年跟家母去過魚檔,眼看就夠理解,鱔的處理不容易,段段切開的魚肉,帶腥帶血水,魚檔血淋淋的情景,確實嚇怕不少人。即使整條買回去,請店家切好,算是維持鱔的原貌,但還得一洗再洗,洗去外皮附著的黏液,蒸煮的時候才不會有腥味。

單從描述,已知煮鱔的準備功夫繁複,還未計算配汁添料的心思,以及煎煮蒸燉的時間。如果想吃,又不想費心神,花點錢到餐廳吃也是不錯的選擇。「蜜糖脆鱔」、「豉汁蒸鱔」,就依大家的心情和口味揀選。從古到今,鱔有不少煮法,清代《隨園食單》提到「炒鱔」,煮法是「拆鱔絲炒之,略焦,如炒肉雞之法,不可用水。」書中沒有詳寫煮法,反正就是鱔魚起肉幼切,調味自由發揮。炒時不要加水,怕鱔肉煮爛。鱔肉能炒至「略焦」,魚肉必定乾身,加上大火快炒,效果才好。現在餐廳仍有炒鱔,或熱鑊爆炒,乾身焦香,或勾芡成「炒鱔糊」,濕潤軟滑,是上海菜館的常備名菜。

《隨園食單》另有談到「切鱔」,就是用切好的鱔段來煮,類近現在吃到的「紅燒鱔段」。書中詳記做法如下:「切鱔以寸為段,照煨鰻法煨之,或先用油炙使堅,再以冬瓜、鮮筍、香蕈作配,微用醬水,重用薑汁。」鱔切成段,先用油炸,就是現時所說的煮食術語「走油」;鱔再加料,用醬汁煮,加薑汁提味去腥。

「鱔」字古時另寫作「鱓」,左面部件「魚」為形符,表示字跟魚類相關。右面部件從「善」或從「單」,二字於普通話和粵語皆同音,作為聲符,表示字的讀音。明代《竹嶼山房雜部》就有「蒜燒鱓」一菜,接近現代的「乾炒鱔魚」,做洗如下:「用鱓入水鍋中,雜以稻稈數莖,煬火水熱,令自走退外膚。別易水烹爛𠢐,分為膾,投熱油內,少以白酒澆之,以鹽花、椒、蔥頭、蒜囊調和,或再取蒜泥醋澆。」「稻稈」即是稻米打穀後所餘的莖葉,曬乾後可生火。鱔魚入鍋,水煮去皮,再換水煮爛,撕成肉塊。「𠢐」字有剝的意思,形容鱔肉煮至容易分離的狀態。鱔肉用熱油加酒爆炒,加入辛香料調味,或再加蒜泥醋。蒜取風味,同時去腥。

五代的《錄異記》早有記載「鱓魚」,說:「郫縣侯生者,於漚麻池側得鱓魚,大可尺圍。烹而食之,髮白復黑,齒落復生,自此輕健。」「郫縣」現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漚麻池」用來浸泡麻桿,令麻絲更易抽出。池中可得大尾鱔魚,煮食還有白髮變黑、牙齒再生等奇效,現在吃鱔,未見有這樣的效果。清代《夜航船》輯錄坐船乘客所談的異聞逸事,有提到「鱓魚乃人髮變成」,一束搖動的長髮,可能真像鱔魚,不過總得加點想像力,不知多吃鱔魚會不會有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