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樂無窮>:2024巴黎奧運港隊奪標

巴黎塞納河(Seine)奧運開幕

巴黎奧運在流經市中心的塞納河(Seine River)上舉行開幕式,配合口號「奧運更開放(Games Wide Open)」,各國選手乘船途經這片世界文化遺產和著名地標

塞納河源頭(source)位於法國東部市鎮蘇爾斯塞納(Source-Seine)。古民信奉塞納河女神塞夸納(Sequana)圍網捕魚者(seiner)在河上用大圍網(purse seine)捕撈魚隻(seine),孕育沿岸文化和發展。

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光芒四射

巴黎塞納河畔戰神廣場上的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是法國土木工程師埃菲爾(A. G. Eiffel, 1832-1923)為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1889年第三屆巴黎國際博覽會而設計建造。原塔高300米,在爭議聲中竣工,是當年世界上最高建築。此外,法國於1876年贈予美國作為獨立100周年獻禮的自由神像,其內部結構也出自埃菲爾手筆。註:埃菲爾祖輩來自德國西部艾費爾山(Eifel)艾費爾山民(Eifeler)。

恭賀何詩蓓奧運自由泳(freestyle)勇奪兩銅

香港女飛魚何詩蓓 在巴黎奧運200米自由泳(freestyle swimming)勇摘銅牌後,在100米再獲銅牌,個人共攬2銀2銅兩屆四面獎牌,燦爛耀目,為港爭光

自由(freedom)原來與法國(France)素有淵源。直率的(frank)法蘭克人(Frank) 擺脫羅馬帝國後,佔領現今法國一帶實行自治,成為自由人(free man)。如今,法國人(Frenchman)崇尚自由和浪漫生活,提倡選舉權(franchise),曾使用貨幣法郎(franc)

港隊乒乓(table tennis)混雙巴奧四強

香港乒乓球混雙黃鎮廷、杜凱琹在巴黎奧運憑著堅毅的(tenacious)決心,努力拼盡,獲得殿軍,締造歷來最佳成績,雖敗猶榮,深值讚賞

19世紀末,網球(tennis)衍生出乒乓球(table tennis)運動。乒乓球在穩固的(stable)球枱(table)上被球拍來回擊打,發出乒乓(ping-pong)聲,故名。乒乓球手發球時,不像網球手大喊球快到(attain),提示對方接球(obtain),而是冷靜開戰,互相攻防。 

恭喜江旻憓奧運重劍(epee)奪金

香港中大法律博士生江旻憓在巴黎大皇宮賽館勇奪奧運女子個人重劍(epee fencing)金牌,文武雙全,繼張家朗、李麗珊後再為港添金,可喜可賀!

重劍(epee,法語épée)起源於歐洲宮廷,劍身較重,有如一支小鍬鏟(spade),外型似小長矛(spear),亦像把醫用匙形的(spatulate)刮刀(spatula)。作為重劍手(epeeist),要做艱苦的準備工作(spadework)。技術上,劍手(fencer)要攻防兼備,既懂運用攻擊性的(offensive)進攻(offence)冒犯(offend)對手,又要擅用防禦性的(defensive)防禦(defence),像築起圍牆(fence),作有效防衛(defend)抵擋(fend)。

恭賀張家朗再添奧運花劍(foil)金牌

香港劍神張家朗二度勇奪巴黎奧運男子個人劍擊花劍(foil)金牌!衛冕過程精彩,盡顯自強不息、堅毅不拔的香港精神

花劍(foil, 法語 fleuret)亦譯作鈍劍,劍身輕薄如一頁(folio)葉子(foliage),也像花朵(flower)或小花(floret);劍尖包裹有箔片(foil),以鈍化和駁通感觸電源,若被對手刺中便會亮燈

法式長包(baguette)郵票

法國郵政發行了一枚色香味俱備的郵票,以法國長棍麵包(La Baguette de Pain Française)為題,用特殊油墨和技術印製,讓收票人聞到出爐麵包的香味,有如置身公司(company)的茶水間(pantry)陪伴(accompany)同伴(companion)享用早午茶餐,增進友誼(companionship) 法式長包(baguette)基本成分只有麵粉、水、酵母和鹽,以指定方法製成長棍形,用手撕吃,現已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亦是巴黎奧運的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