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承傳>:皇帝的居所——紫禁城結構

 想一想

  1. 你知道故宮以前稱為什麼嗎?
  2. 為什麼皇帝崇尚黃色?

故宮三問,妙在其中

問︰為什麼故宮以前稱為「紫禁城」呢﹖

答︰古時,皇帝被視為天帝的兒子。古人認為天帝住在紫微星中,於是人們將皇宮比喻為紫宮。且皇宮為禁地,戒備深嚴,任何百姓不得靠近,所以稱為「紫禁城」,至1925年始稱為「故宮」。

問︰故宮有多少間房間呢﹖

答︰據聞故宮有9,999間房。因為天帝的住處有10,000間房,故皇帝不敢與其同數。也有人說,「9」的諧音是「久」,寓意皇帝的江山可以長長久久,千秋萬代。

問︰乾清宮有多少張「龍床」呢﹖

答︰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及日常生活的地方,內裏共設有27張床。為什麼要設這麼多張「龍床」呢﹖原來是讓皇帝可任意換床睡覺,以防刺客。

乾清宮
乾清宮

規模龐大,保存完整

北京,作為我國今天的首都,亦是我國古都的翹楚。我國近古的三個大朝代元朝、明朝與清朝,均建都於此。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明成祖朱棣於1406年開始修建,共花費了14年時間才建成。在近500年間,先後有24個皇帝(明代14個,清代10個)在這裏居住過。

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是世界六大宮殿中佔地面積第二、建築面積第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宮建築群,也是現今中國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群。此外,故宮也是全中國最大的博物館,珍藏品逾100萬件。

故宮建築規模龐大,它集歷代宮殿之大成。從建築佈局來看,故宮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是皇帝舉行重要典禮和召見群臣的地方,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等建築;「內廷」,又稱為「寢宮」,它是皇帝處理政務和皇后妃嬪的住處,主要建築有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等,還有為數不少的佛堂、戲台和花園等。

色調尚黃,道合「中庸」

故宮,是皇帝居住的處所,必須突出皇帝「至高無上」的身分。因此,故宮建築物所用的材料、色彩、高度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論是達官貴人或平民百姓,都不可以模仿皇宮的建設。例如︰中國傳統有五行之說,以青、紅、白、黑象徵四方,以黃色表示中央。古時,黃色是皇帝用物最多採用的色彩,故宮的建築材料就是主要採用大片黃色琉璃瓦,以黃色為主調的,金光燦爛。

故宮的另一建築特色是體現了儒家的精神。儒學追求「中庸之道」,即待人處事不偏不倚。故宮有不少建築物的命名體現了這個精神。如「太和殿」的「太和」兩字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取得協調;「中和殿」的「中和」是指凡事要做到恰如其分;「保和殿」中的「保和」有保持事情取得協調之意。

過往,故宮戒備森嚴,充滿著神秘的色彩。今天,它已經開放給中外遊人參觀,讓世人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特色。

太和殿
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