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記>:「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遊南京與香港有感

#39 安居(2024年5-6月號第39期)

圖、文:江姍霖(香港教育大學中文教育榮譽學士四年級)

去年夏天,我有幸到南京沉浸學習。在那兩個月裏,我深切感受到何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印象最深的,當屬香港和南京兩地在寺廟的異同。

先說說南京的寺廟。南京有許多的寺:以愛情驗金石出名的雞鳴寺、歷史悠久的大報恩寺、現代設計感極強的牛首山、四大古刹之栖霞寺……千古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烟雨中」就應運而生。

南京的寺廟,端的是莊嚴,帶的是沉靜,它骨子裏刻著作為皇城的輝煌和威嚴。它是正統的代表,釋迦牟尼的舍利子在此出土,開先河、創興盛。

牛首山的地宮下,供奉著的正是釋迦牟尼的舍利子。仰頭環顧,殿宇輝煌,各式各樣的菩薩、佛像,以千姿百態坐落在穹頂上,俯視眾生,讓人很難不起敬畏之心。

大報恩寺的正門道路兩旁,懸掛著一長串各式各樣的風鈴。風鈴下方垂縧飄飄揚揚,和著一陣陣的叮鈴,似乎在與來者低語著佛寺走過的千年之路,獨留一串歷史的回響。

我也是此時才知道,原來那「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大報恩寺。它最遠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孫權建立的建初寺,屢廢屢建,數次更名,歷久彌新。天災侵襲不了它,朝代的更替淹沒不了它,戰爭更是難以擊垮這片土地。大報恩寺如一根參天大柱,屹立在歷史洪流中,任憑底下流水衝刷驚濤拍打,亦無法讓它泯滅。

 

香港的寺廟相比較之,小許多、矮許多,也親民許多。

我曾去過上環的文武廟,第一感覺就是好多人。正值DSE考試前夕,整個廟内青煙繚繞人滿為患,每個人都口中念念有詞。因為它空間細小,所以無需經過太繁複的彎彎繞繞,也無需細數它走過的光輝,就直面主題——拜佛祈福;也因為它的細小,大家擠在一起,顯得格外的熱鬧。廟裏飄著經久不散的煙霧,正中心的鹿角貼滿了祈福的金箔,還有吊墜在頭上的盤香啊,一圈一圈地默默燒著、長燃不熄。據說,這是塔香,為的是增加傳遞願望的時間,讓神靈聽見自己的所求祈願。這裏少了南京的恢弘莊嚴,卻多了更近距離的人之樂、民生之樂。

後來聽同行的朋友說,最靈驗的當屬觀音廟。抗日戰爭中香港被迫接受炮彈的洗禮,卻唯那裏依舊巍峨不倒,香港人覺得是觀音娘娘在庇護他們。華夏民族似乎也是這麽一回事。狠狠扎根在這片土地上,源遠流長。雖也有被打壓的時候,卻總能絕境逢生,興滅繼絕。

南京古城帶著經過數朝沉積下來的濃厚的風霜,而本是莊嚴的黃牆灰瓦,更顯恢弘。香港的神靈坐落在小小的廟宇内,聽到更多的家常閒話和樸素的祈願。

佛寺帶給人的感覺不盡相同,但兩地的廟宇似乎都有著曲折的歷史,人民也擁有同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祈願。雖異域,卻有同樣的精神内核,是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