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津梁>:陰陽之道,萬物之和——中華文明的相對論

中華傳統文化向有「文史哲不分家」的特點,中國文字除了一般表意功能外,還承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與哲理思想。那麼,哪一個漢字最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呢?筆者認為,必為「道」字無疑。何故?因為中國由琴、棋、書、畫、醫、卜、星、相,以至儒、道、佛思想,莫不言道,可謂「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續傳燈錄》)。

何謂「道」?金文「道」作形,字從「行」從「止」從「首」;「行」象十字路口,「止」象腳,「首」象人頭,會人在道路行走之意。《說文》:「道,所行道也。」後來,「道」由行走之道路,引申而有正道、道德諸義。而古字形所从「止」旁,漸訛變為「又」,再訛作「寸」,衍生出「導」字,表示以手引導、指導之意。

中華民族就是如此,在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上,選擇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道路,堅持以道德正念為本。《周易.繫辭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正準確地說明了中華文明大道的內涵——陰陽。

陰陽,本作「侌昜」,《郭店楚簡.太一生水》:「是以成侌昜。」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於「昜」下云:「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侌昜廢矣。」《說文》曰:「昜,開也。」「昜」本義是開明、光亮的陽光,其甲骨文作,金文作,張舜徵《說文解字約注》:「上有日照臨之,下象艸木之根。」後來,「昜」加意符「日」衍生出「暘」字,《說文》:「暘,日出也。从日,昜聲。」又加意符「阜」而成「陽」字,《說文》:「陽,高明也。从𨸏,昜聲。」表示陽光高高照射在山丘之上。因中國位處北半球,南面山脈與北面河岸的陽光相對充足,故又有「水北為陽,山南為陽」之說(《穀梁傳.僖公28年》)。

至於「侌」,從「今」從「云」,「今」為聲符,「云」乃意符,表示雲層蔽日的陰天。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曰:「雲翳日而侌也。引申之,凡日光所不到者皆為侌。」「云」後來加「雨」旁而成「雲」,故「侌」又可寫作「𩃬」,《說文》:「𩃬,雲覆日也。从雲,今聲。侌,古文或省。」另外,與「陽」字構形原理類近,「侌」亦加意符「阜」而成「陰」字,《說文》:「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𨸏,侌聲。」

古人通過觀察上述天文與地理現象,從陽光照射之「陽」,與日所不及之「陰」,體會到萬事萬物皆有其相對之道。儒家言「君子」與「小人」,道家謂「有為」與「無為」,佛家重「本因」與「結果」,無不盡是陰陽二端之發用,可謂東方之「相對論」。

日月運行,或晴或暗,一寒一暑,既是相反,卻又相生,循環往復,運行不息。由此,古人又體悟出萬物相對相生之理,特重「中和」思想。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孔子:「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諺語云「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皆體現著中華民族之獨特文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