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蝦仁炒雞蛋

宴席當中,常見雞和魚:白切雞、炸子雞;蒸烏頭、炸斑塊,大家都應該不陌生。但吃雞啖魚以外,有沒有發現,原來「蝦」一樣時常出現。新年常備蝦的菜式,因為「蝦」「哈」同音,取「哈哈大笑」的意頭,「笑口常開」看似是祝賀語中的罐頭用語,人愈年長,愈覺得開懷大笑不容易,如吃蝦真能沾上快樂,似乎多吃也無妨。

即便不是節日,蝦其實也常出現。小時候,家母在家也常煮蝦仁炒蛋,有時候用急凍蝦仁,有時候用新鮮蝦仁,還得到街市買鮮蝦回來,逐一去殼挑腸,洗淨添味,炒熟加蛋,快炒上碟。在家吃蝦仁炒蛋,通常不添蔥花;外出用餐時吃到的版本,偶有加蔥花,蝦紅、蛋黃、蔥綠,色彩配搭碰撞,看上去多增幾分食慾,但確實味道如何,當然要吃下去才知道。

小時候,以為蝦仁炒蛋是現代的菜式,原來早於清代就出現。《清稗類鈔》記載當時喝酒吃宵夜,當中就有蝦仁炒蛋,文中提到:「廣州酒樓之肴,有所謂消夜者,宜於小酌,一碗二碟。碗為湯,碟為一冷葷,一熱葷。冷者為香腸、叉燒、白雞、燒鴨之類。熱者為蝦仁炒蛋、炒魷魚、炒牛肉、煎曹白魚之類。」

「葷」指肉食,「冷葷」、「熱葷」指的就是含肉類的冷、熱小菜。文中所包含的冷葷,跟現在的燒味一樣,所以有時吃飯、宴席,都是燒味先上桌,是較輕盈、簡單的菜式。熱葷包括蝦仁炒蛋,連同炒魷魚、炒牛肉,現在仍然常見,煎曹白魚反而愈來愈少見。新鮮魚煎煮費功夫,即便是鹹魚的曹白,價格也不算便宜,偶有聽長輩外出吃飯期間,叫相熟的店家香煎一截曹白鹹魚,確是鹹香焦脆,香味四溢,不過就不列入恆常的小菜類別,價格當然也不平常。

蝦除炒蛋以外,當然也可以直接炒。現代可見XO醬炒蝦球,還有豉油王煎大蝦,新年較常吃茄汁蝦碌,清炒蝦仁、龍井蝦仁都不難見到。《清稗類鈔》談到吃小菜也有蝦的出現,文中記錄:「凡四碟、四小碗、二大碗。碟為油雞、醬鴨、火腿、皮蛋之屬。小碗為炒蝦仁、炒魚片、炒雞片、炒腰子之屬。大碗為走油肉、三絲湯之屬。」走油肉、三絲湯流傳於不同地區,各家有自訂製法。文中的其他菜式,在現今的不同餐廳仍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蝦既然能炒雞蛋、炒配料,當然也能炒飯。現時吃到的揚州炒飯、蝦仁炒飯,都有蝦在裏面。《清稗類鈔》談普通賣飯的食肆,就有不同的炒飯,提到:「普通飯肆則不必具肴,僅食飯一盂,或以一湯佐之者,為火腿蛋炒飯、蝦仁蛋炒飯、蛋炒飯三種。」一般輕食,不備小菜,喝湯吃飯便可,有點像現在「碟頭飯」餐,中湯西湯,再配飯食。中式飯館配中湯、中茶,茶餐廳可配西湯,外加冷熱飲品,明顯是中西合璧的港式轉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