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經典>:借燕諭人,反思孝道——《燕詩》

《文路》將一連數期刊登由教育局推薦的中國文學經典作品,讓讀者透過賞析和書法,領略中華文化的結晶。

叟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是。故作《燕詩》以諭之矣。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嘴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白居易《燕詩》

《燕詩》寫屋梁上一雙燕子辛勤養育雛燕,雛燕長大後卻不顧雙親,四散飛去,令雙燕十分悲傷。據詩小序所言,詩人藉此詩曉諭一位姓劉的老人,在子女離棄自己時,應該反思自己年輕時也曾經離棄父母,當時父母的心情和感受,今天應該深刻體會。後世視此詩為推重孝道的作品。

詩歌首四句交代背景,寫一雙燕子在屋梁上築巢,繁殖後代。這四句簡潔地寫出雙燕築巢、生育的幸福畫面,令讀者感到溫馨。

「四兒日夜長」至「猶恐巢中飢」八句,細緻描寫雙燕辛勞撫育雛燕的過程。四隻雛燕日漸長大,不斷討食,象聲詞「孜孜」令人想到雛燕張口等待餵食的樣子;雙燕的嘴爪雖然已殘損,但是仍不辭勞苦捕蟲餵飼雛燕,恐怕牠們吃不飽。這幾句所寫,與為人父母照顧子女的情狀何其相似,令人深深感動。

「辛勤三十日」至「一一刷毛衣」四句,進一步描寫雙燕對雛燕無微不至的照顧。經過一段日子的辛勤餵飼,雛燕漸漸長得肥壯,而母燕卻日益消瘦了。雙燕除了餵飼雛燕,還喃喃教導言語,為牠們整理羽毛。雖然用語簡單,但卻能透過細節寫出父母愛護兒女的神髓。

「一旦羽翼成」至「隨風四散飛」四句,筆鋒一轉,寫小燕子離父母而去。當雛燕羽翼已成,雙燕就引領牠們學習飛行,豈料小燕子舉翅高飛後就一去不回頭。「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二句來得突然,令人為之錯愕;子女無情撇下雙親之決絕,與前面所寫的種種恩情對比,令人揪心。

「雌雄空中鳴」至「啁啾終夜悲」四句,寫出雙燕的悲傷。雙燕在空中不斷鳴叫,但最終小燕子還是沒有回來,唯有整夜在巢中傷心悲鳴。最後詩人從敍事者角度告訴雙燕,應反思自己當初也如小燕子一樣對待雙親,當時父母那種傷心悲痛,如今應該深刻體會。這裏正呼應詩小序所提劉叟的事,點明題旨,引發讀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