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不識字>:別了,鳥山 明……

承上期所論,大江健三郎著作頗豐,成名甚早;更於1960年春,迎娶大學好友著名導演伊丹十三的妹妹。他和伊丹由加理步入婚姻殿堂,自然讓人艷羨,但命運,卻和兩人開了「玩笑」。正如大江作品當中的主人翁,人生並沒有那麼順遂;兩人的孩子長有腦瘤,嚴重影響智力發展。爸爸是大文豪、媽媽也是知識分子,但兒子卻難以用最基本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

為此,大江實在難以釋懷,曾想自尋短見;後來終於醒覺,逃避現實非但於事無補,更對妻兒、社會大眾有愧,從此在寫作、在人生上更加發奮。大江健三郎將身負殘障的兒子命名為「光」,反映他心中從新點燃的希望。此後,他的作品,如《個人體驗》、《萬延元年足球隊》,以及《寂靜生活》,都看見「光」的身影,還有那份溫暖與力量。

大江甚至說,他的大部分創作都是為了讓「光」能發出自己的聲音。由己及人,小說以外,他的散文集《給新新人類》更是送給一眾新生代的上佳禮物。當「光」一步一步成長,大江健三郎的人生迎來另一個轉折——「光」的語言能力受影響,卻能夠透過音符作表達,成為世界級作曲家。當命運關上了一道門,也自然會為您打開另一扇窗。假如當天大江果真投水自盡,世上不只少了一位大文豪,很可能也將失去一束「光」。

大江健三郎有了「光」,今天,我們卻失去了「明」。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日本漫畫家鳥山 明,因腦部受創,於2024年3月初瘁逝,享年六十有八。世上少見有動漫創作,能同時兼備《龍珠》的生動有趣、活潑幽默,又熱血感人。正因為鳥山 明與生俱來的強烈幽默感和超越時代的創意,其筆下英雄群像,才能遠比美、日同類作品來得有血有肉、沁人心脾。

近四十年過去,《龍珠》主角悟空最讓人印象深刻者,並不是某場戰鬥、哪個對手;而是那位和他沒半點血緣,卻一直以愛灌注、以身化心的爺爺。最終,悟空以為長子命名的方式,來紀念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而當小悟飯面臨死生大劫時,不是親父、勝似親父的比克(短笛),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以命換命。而這一切,都是不必用、也不能用文字來表達的愛。奮鬥、戰鬥都只是過程,其緣起、升華與終結,從來都是奉獻和期盼。如今,這一切暖意,已隨風遠去。留在人間的,只有「明」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