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有法>:校園調解執行三步曲

在日常處理校園衝突個案中,常發現學生因不同的文化背景、溝通問題、權力不平衡等因素而引發衝突,加上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調解技巧也可能成為校園衝突的原因。

為了解決校園衝突,學校可推行有效的和諧校園計劃,培育學生成爲校園調解大使,建立一個互相尊重、和諧友愛的校園環境。

在具體執行和諧校園計劃中,老師可先教導學生調解基本技巧:調解定義、解決衝突的過程、聆聽及表達感受、提問、尋找共同利益等。

其次可解釋校園調解大使角色及職責,讓全校同學知道校園調解大使是校內衝突調解的協助者和領導者,他們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冷靜處理衝突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態度。

第三可讓校園調解大使探索實例。老師可提供校園衝突的實例,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及角色扮演,讓校園調解大使模擬解決衝突的情境和遇到的挑戰,並提出可能的調解方案、步驟及技巧。

以下是一個校園調解個案實例:

小明和小生(化名)在教室內發生爭執,原因是小組分工問題。小明覺得小生沒有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最後要其他組員幫忙,所以放聲大罵小生,小生不甘被罵而反駁。同學見狀拉開兩人,並立即找校園調解大使處理。

建議調解步驟:

第一步:先分開雙方,聆聽雙方的故事

校園調解大使可先分開兩人,把他們帶到不同課室,以避免進一步的衝突。然後,大使應分別聆聽雙方的故事,並幫助他們理解衝突的原因、對方的觀點和情感需求。大使可先鼓勵小生控制情緒,並聆聽小明的觀點,如不滿、不公平感。接著,小生可作出解釋,大使也需鼓勵小明控制情緒並耐心聆聽,以促進雙方溝通及理解對方的觀點。

第二步:確定共同利益和需求

在了解小明及小生的故事後,校園調解大使可引導他們討論共同的利益和需求,並找到解決問題的共同目標。在這個案例中,小明和小生的需求包括公平分工、溝通和合作,共同利益則可能是完成小組學習,一起獲取佳績。

第三步:協商和制定解決方案

在確定共同利益和需求之後,校園調解大使可以引導小明和小生進行協商,共同制定解決方案。例如他們可以討論分工的方式、各人的責任,並建立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同時,他們也可以商討如何改善溝通和合作,以確保順利完成任務。

總括而言,以上個案的實際處理步驟展示了校園調解大使如何運用校園調解技巧來解決學生之間的衝突,從介入、聆聽、確定共同利益和需求、協商和制定解決方案,到實踐解決方案和跟進評估。同時,上述教案也提供了學生參與角色扮演和分享討論的機會,以深化對校園調解技巧的理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