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絮語>:《學生作家培育計劃及徵文比賽》精選作品(2022/23學年)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文聯會)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的《學生作家培育計劃及徵文比賽》(2022/23學年)圓滿結束。近100所中、小學1,300位同學就中國歷史及文化範疇投稿參賽,優秀的得獎作品除被收錄至《學生作家文集》,並於《文路》一連數期節錄刊登,以作分享!

小學組 一等獎

文:葉思睿(救世軍田家炳學校五年級) (22/23學年)

書架上的歷史故事

「不練了!當初又不是我選擇當隊長的,都是你們逼我!」家朗受不住壓力而放棄了籃球練習,去圖書館抱頭大睡。怎料,一陣怪風吹來,吹開了面前的書,椅上再空無一人。

家朗醒來後,發現自己身處古代。一位乞丐走到他的身旁,自大的家朗不單沒有同理心,還把他罵走。頃刻,傾盆大雨,家朗急忙躲避,卻不慎跌入四米深的大河,他一邊拼命掙扎,一邊大叫。危急之際,一雙手拉了他一把。救他的,正是剛剛的乞丐,令家朗倍感尷尬,但同時發現村民們都不知為何十分尊敬這位「乞丐」。

「小子,沒事吧?」乞丐問。家朗連忙跪下,態度變得恭敬,說:「在下名叫家朗……」家朗還沒把話說完,乞丐就已經跑向家人,與他們相聚。家朗立即跟隨着他,乞丐向家朗介紹:「我是大禹,這是我的兒子和夫人,因為治水,我欠了他們太多!」家朗完全不敢相信他眼前的是誰。

大禹說:「有一次,我途經家門口,竟聽見了屋裏有嬰兒哇哇哭聲,原來是夫人給我生了個孩子,那時的我真的很想進去看看,但都因治水要緊,所以狠心地離開了。幾年過後,我又經過家門口,兒子見我連忙向我招手,我只是簡單地揮手就走了。一轉身卻忍不住淚水,心中的千言萬語,只能如此表達。」家朗心想:他為了百姓願意犧牲自己與家人的時光,我身為隊長卻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與隊友爭執,而不是鼓勵大家渡過難關?

此時百姓們叫道:「下大雨了!下大雨了!」家朗和大禹他們連忙跑向涼亭,大禹從口袋中拿出一些工具給家朗,說:「我雖不知你是何人,但大家能相遇亦是緣份,收下吧!希望它能提醒你刻苦和堅持的成果。」說罷,家朗眼前一閃,再見身邊已是高高的籃球架。

隊員叫道:「隊長!在發什麼呆?沒有球我們要練什麼?」家朗笑了一笑,豁然開朗。摸一摸口袋,只留下了一套沾濕的準繩及規矩。

評語:選材新穎,用詞生動,敘述生動具體,運用動靜結合的藝術化寫法,細節描寫頗具匠心,極富感染力。

初中組 一等獎

文:鄧綺婷(妙法寺劉金龍中學二年級) (22/23學年)

最讓我感動的中國人物

「我想讓山裏的孩子也能走進最好的學校。我覺得貧困對女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隱私,我們就叫大山裏的女孩。」她提起自己的學生時神采奕奕,眼裏是掩飾不住的自豪。

說來殘酷,二十年前的中國仍然有八千五百萬的農村貧困人數。他們被名為「貧窮」的藤蔓緊緊纏繞,無法喘息;他們生來就被層巒疊嶂包圍,深陷其中。千千萬萬的女性無法得到讀書的機會,十幾歲的年紀便已嫁了人,在家裏生孩子、幹農活,如同失去翅膀的鳥兒,被囚禁在小小一個家中。但在中國雲南的一個小縣城中,有一位女性挺身而出,改寫了近二千名學生的命運,後來更是自己創辦一間女校幫助大山裏的孩子們,她的名字是——張桂梅。

仍記得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張校長分享了一段令我難以忘懷的經歷:她在家訪一位高三輟學的女學生時,發現她上中學的弟弟能夠有機會去縣城裏補習,而即將高考的女孩卻被留在家裏幹活。張校長問她媽媽:「為什麼不送女兒去補習,反而送小兒子去?」女孩媽媽回答:「因為他是兒子。」張校長怒然,心裏暗忖:無論如何都要把女校辦下去。她想要解決低質素的母親生出低質素孩子的惡性循環,讓女孩們開闊眼界,選擇自己的未來。

創辦一所學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張校長一直在資助貧困的學生上學,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又何來資金去創辦?於是她四處奔走,去籌款。即使過程困難重重,無數次被人翻白眼認為是騙子,也從未想過放棄。駱駝走得慢,但終能走到目的地。她堅持了五年,終於等來了轉機,成功創辦了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張校長為大山裏的孩子們開創了道路,給予了她們改變命運的機會。初期由於學生基礎太差,需要從小學的知識補起,許多老師選擇了離開,令人感動的是,最後剩下的八名教師和張校長拒絕了政府分流的提議,堅持留在這所女校裏教書。期間有學生因為學費想退學,張校長也不遺餘力地去爭取。她每一日、每一夜都在為學生們奔波,去山裏家訪的次數太多,褲子磨破個洞竟也毫無察覺。不單是張校長,學校裏的每個人身上彷彿都帶著股韌勁,再苦、再累也能堅持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成功將孩子們送去了大學。

一種名為「奉獻」的精神在張校長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學校裏她是嚴師,在生活中卻是大家的「媽媽」,她心甘情願為孩子們付出生命,換來她們走出大山的機會,去改變一個家、一座山的命運。

正如她的名字「桂子飄香,梅花禦寒。」凜冽的寒冬中,她如同春一般帶來花的清香與一片暖意。

評語:選材獨特、切題,內容豐富,切入點亦恰當,筆觸動人。

高中組 一等獎

文:蔡瑋彤(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四年級) (22/23學年)

品味中國名人故事

又是一個無眠的夜。

望著堆積如山的課業,我深深歎了一口氣,透過窗戶的倒影,我看見一個疲憊不堪的自己。朦朦朧朧之間,我看見一個人影,是夢境?還是現實?我向著他走去,他的樣貌愈來愈清晰,他穿著用草編織而成的衣履,儼然是一個稻草人。忽然,我覺得天寒地凍,那人仍然悠然自得,任憑風吹雨打,都那麼從容不迫,令我心生佩服。

我「啊」了一聲,恍然大悟。我對他說:「我知道你的故事。」他隨聲望我,好像才發現我似的:「哦!是麼!」他臉帶笑意,眼裏有深意,像是在回想自己的往事……元豐二年的烏台詩案轟動一時,當時他在外地當官,政局混亂致使民生困苦,便把對政局的嘲諷融入詩詞中,最終被皇帝打入文字獄,後來一些權臣為他求情才免於一死。經歷了仕途劫難的他死裏逃生,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只能寄情山水排憂解悶,途中偶遇風雨一事,令他明白人生的風雨實在所難免,倒不如坦然面對。

我由衷感歎:「真是『一簑煙雨任平生』。」我跟在他身後慢慢隨行,想活躍一下氣氛:「說說你過去的經歷吧!」他沉思片刻,答:「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說得輕鬆,像是一個事不關已的總結。他說了被貶謫的地點,他任職地點離京城越來越遠,官運漸衰。但他始終以「不忍人之心」適應並關愛一切:他泛舟黃州赤壁時,關心兩隻鵬鳥的巢穴,因為常有兩條大蛇盤旋其上;有時他會登上徐公洞,迎著江風打坐。命運多舛的人生,也成就了他思想、性格與心態上的樂觀豁達,乃至文學上的登峰造極。

路漫漫其修遠兮,已經筋疲力盡的我拉著他走入了一家客棧:「咦?是東坡肉!」相傳他赴任徐州知州,遇上黃河水患,他以身卒之,和老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百姓都對他感激萬分,因此抬豬擔酒來慰勞他,其後更研發成為東坡肉。我夾起一塊東坡肉送入口中,外皮紅酥酥的,嚼起來香糯而不膩口、味醇汁濃。真是多謝他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風骨呢!

頃刻,突然地動山搖,我連連眨眼想看清楚眼前的景象,突如其來的是媽媽放大的面孔,她擔憂地向前抵住我的額頭,納悶地說:「坐在這裏吹風,都發燒了。」我反駁道:「不是喔!我見到!我見到……」後來我還是沒說出來,怕她以為我得病非淺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只要我心向陽,又怎會懼怕眼前短暫的黑暗呢?那個身穿布衣、樸實無華的詩人彷彿再次出現在我眼前,他手握詩卷,望向遠方:「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如夢初醒,幸好有蘇軾,他引導我走出黑暗,他引導我樂觀前行,他引導我領悟人生的姿彩。

評語:內容豐富多姿,充滿想像力。文筆輕鬆活潑,立體形象地呈現了蘇軾的人物特徵。全文讀來趣味盎然,難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