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優異獎>:畫卷般的中國歷史

畫卷般的中國歷史

文:黃律銘(余振強紀念中學四年級)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璀璨如畫。每當我翻看歷史書,領略這沉澱了二千多年的文化時,我彷彿置身於畫廊之中,欣賞著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卷軸。

 

畫卷的開頭是一幕幕神話故事,大禹治水、倉頡造字、黃帝戰蚩尤…… 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認可這華夏文明的起源,但是當中的故事和事蹟所帶來的感動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再接著看下去,畫卷上雖有暴君橫行,但仍有賢臣君子的精神躍然於畫,描繪出夏、商、周時代的傳奇。

 

又往下看,璀璨的文明滿載於紙,引人注目。強秦盛世,始皇帝的豐功偉績至今仍深深地影響每一代中國人;盛漢時代,文景之治、漢武之功,使我們代代都以「漢人」的身份自居,並為此而驕傲、自豪。

 

自此之後,華麗之色不斷,這名為歷史的畫卷上繪下了一段又一段令人感動、令人難忘的畫像。試問誰人不讀三國?誰人不識翩翩周郎、足智卧龍?及後局勢雖紛亂,晉朝、南北朝卻使中原文化更加多元化, 鮮卑、突厥來朝聖, 卻也隱隱埋下禍息的伏筆。

 

來到畫卷的中度,繁花似錦,牡丹花開動京城,隋唐風流才子配仕女佳人,詩詞歌賦寫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或許是因為歷史是一個輪回,花開终有敗落時,華美的畫像至五代十國之時開始褪色。

 

畫面漸漸用色不再鮮豔,筆觸變得清麗卻又哀怨。春花秋月何時了,君王往事知多少。 宋之哀、漢之恥;元之霸、仇未忘。 岳飛、辛棄疾, 一位為鐵骨錚錚, 成為後世的歌頌對象、華夏男兒的榜樣。

 

畫卷仍然緩緩展開,似乎畫中的人和物都不能阻止歷史長河一直向前流動,也未能阻止時代人的野心。明之鄭和下西洋、清之利瑪竇入華,中國開始步入世界眼中,認識了船堅炮利,也被認識了有利可圖的國土。是福?是禍?畫卷留下空白的位置讓世人填補。

 

這幅延續二千多年的畫卷,仍在悠然著墨,繪下燦爛之景。未來的中國歷史將由今天的我們去書寫、去繪畫,我希望盡我一分力去了解中國歷史,說好中國歷史,將歲月皆刻畫墨中。


評語:文章扼要,點評歷史人物呈現千年歷史文化興衰頗有特色篇幅不足情理書寫有點蒼白無力讀者難以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