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 二等獎>:最讓我感動的中國人物

最讓我感動的中國人物

文:李熙怡(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二年級)

 

在那途經零丁洋的船上,南宋將軍文天祥被套上重重枷鎖,正被押往朝陽縣。船隻雖然被海浪不斷拍打,但也掩蓋不了那輕盈的毛筆在紙上比劃的沙沙聲,這都表現了文天祥那名副其實的才子氣質,和船外沾污藍天的戰火成鮮明對比,使人情不自禁地回憶起那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是一個飽讀詩書的才子,在二十一歲時便成為狀元,不久後當上了官,掌管着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卻因多次寫信譏諷權相賈似道而被貶瑞州。他不但不怨天尤人,還盡力安撫當地百姓,並實行有益民生的政策,甚至修復了一些古蹟,以宣揚中華文化之內涵,令人民為自己身份感到自豪。可見文天祥不怕艱辛、不貪榮華富貴,一心為國,使人敬佩。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在文天祥被俘後,押至元大都,忽必烈看他才華橫溢,忠義為國,現已成為高官,財寶等名利來賄賂文天祥,想讓他心悅誠服地投降元朝,可講求「性命事小,失節事大」的文天祥怎會輕易臣服呢?就算自己以及妻女的性命,都被蒙古君主作為讓他屈服的屠刀,但文天祥的義氣就像鋼鐵般堅定不移,最後在自己堅定的信念下被蒙古君主處決。那流淌到地上的血液時刻倒映着那首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以身殉國、不圖名利、一心為民,使人尊敬佩服。文天祥的名字之所以流傳至今只因他清高如蓮花、博學如孔子,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對象。我們也要如同文天祥般,心懷雄心壯志而不忘本。「本」便是國家,有國才有家,我們要有愛國之心,一心向國。


評語:文章的撰寫方式具創意,如果能夠豐富內容,加入多一些詮釋和論述,作品相信會十分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