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組 優異獎>:書架上的歷史故事

書架上的歷史故事

文:管淳珏(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五年級)

 

燥熱的風毫不吝嗇地從窗戶擠進來,屋裏依舊悶熱,司馬遷在古老的書架前來回踱步,從泛黃的竹簡裡抽出一本《左氏春秋》鋪在書桌上,沉思片刻便開始動筆記錄先父未完成的《太史公撰》。

 

一個章節還沒有完成,一個天大的噩耗便傳來了,他的好友李陵兵敗匈奴且投降於匈奴。皇帝得到消息後非常氣憤,正打算誅殺李陵九族。當司馬遷得知李陵的家族有危險時,他慌忙地想前去替李陵求情,竹簡被打翻在地上,散落成片……連《左氏春秋》也被踩在腳下,但他來不及去撿。司馬遷破釜沉舟的求情不僅沒有為李陵的家族帶來更好的結果,反而觸碰了皇帝的逆鱗。

 

皇帝盛怒之下把他以叛逆之罪扔進監獄,施以宮刑。司馬遷多想一死了之,可是他不能,他有未完成的事業等著他。書架上那本記載著韓信忍受了跨下之辱,後來成為了漢朝大將的竹簡,讓司馬遷產生了巨大的要活下去的動力。「不,我一定要把《太史公撰》寫完才行。」司馬遷暗自下定決心,在那個潮濕昏暗、嘈雜陰冷的地牢裏,司馬遷以非凡的毅力一筆一劃地書寫著。

 

當他在寫「殘而不廢」的孫臏時,他是否感到難過?又或者是慶幸有這麽一個人在精神上默默的支持著他;當他在寫越王勾踐時,他一定感受到了隱忍的力量;當他在寫荊軻刺秦時,那種悲壯的心情想必貫穿著他的內心。

 

眼前寬闊明亮的圖書館裏,書架整齊地排列著各個不同版本的《史記》,如果司馬遷能看到這些的話,他一定會激動又欣慰吧!「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願望終於在兩千多年後得以實現。歲月會帶走我們遺忘的、無足輕重的東西,歲月又留下閃閃發光的、值得萬世傳頌的記憶,比如司馬遷和《史記》。


評語:文章選材吸引,敘述生動具體,通過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的言行,心情;激起讀者讀下去的欲望。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