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一等獎>:品味中國名人故事

品味中國名人故事

文:蘇依曼(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四年級)

 

在風雨飄搖的明朝中,有一個人,堅毅,愛國,有軍事才能;有一座城,孤獨,堅固,卻四面楚歌。那個人守住了那座城,守住了城內數萬生靈;那座城亦成就了那個人,建立了民族英雄的名聲。

 

我讚嘆那個人,我瞻仰那座城。

 

那個人叫袁崇煥,那座城名為寧遠……

 

平靜的寧遠城,忽然響起驚天巨雷,「皇上有旨!所有遼東軍民盡數遷入關內!」「遼東千里國土,就白白的丟了?」我身為寧前道,守護此地,放棄國土此等大事,高第這小人竟全不與我等商討!

 

在內憂外患、戰火紛飛的遼東,因為皇帝昏庸,聽信小人讒言,派遣貪生怕死的高第取代我的恩師孫承宗。孫太師幾乎將他的所有奉獻給了國家,卻落得如此下場,老天你睜開眼睛看看你在做些什麼呀!

 

努爾哈赤即將兵臨城下,這時候撤退就等於棄寧遠和城中百姓於不顧啊!難道真的要將遼東堅壘以及恩師幾年的心血拱手送給了敵人嗎?

 

我茫然地走到街頭,瞥見戰友捧著一把三眼槍拭擦,他仔細地刷著槍口,彷彿替孩子梳洗一樣,轉眼間,他把三眼槍拋進火堆,響起「啪,啪」的刺耳響聲,直接的刺進我的心坎裡;一位老闆站在店鋪前,小心翼翼地用鋼鎖鎖上大門,再三檢查清楚,生怕鎖得不牢靠,他身旁站著一位女子,背著一位孩子,另外有一位小女孩,他們看見我,躬身說:「袁大人,再見了。」然後推著木頭車,走上那充滿危機的路途……

 

我看著這「家毀田亡,嚎哭震天」的場景;望著四散奔逃的人群,無法控制的混亂,我突然明白,我跟隨的不是懦弱的高第,我要守護的也不是昏庸的皇帝,我誓死要守護的是這些百姓,是這個國家!我堅定的對所有軍官說「我是寧前道,必定與寧前共存亡!我決不入關,就算只我一人,也要守在此處,迎戰敵人!獨臥孤城,以當虜耳!」大家聽罷,如海嘯般的應和聲響遍寧遠城……

 

 

在寧遠的城牆上,所有人的神情顯得悲涼而堅定。終於,努爾哈赤帶著他的二十萬大軍來到城下。努爾哈赤是誰?那可是在五天內將四十七萬精銳明軍殲滅殆盡,也是將「明朝張飛」之稱的猛將賀世賢斬於馬下,一舉拿下瀋陽城的大可汗。而我依然堅定的選擇以身護城!努爾哈赤見我拒不投降,準備強攻;我和我僅僅一萬的軍士,準備迎戰這浩浩蕩蕩的二十萬後金鐵騎。面對黑壓壓一片,看不見盡頭的努爾哈赤大軍,這個人,這座城,即將用那生命與鮮血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袁崇煥,在關外城堡全部撤防的極為不利情勢下,率領一萬官兵獨守寧遠,我還有十餘門進口的「紅夷大炮」、一座孤城。在八旗軍搖曳著戰旗向寧遠衝來時,炮手架著大炮對準那些侵略自己家園的軍隊,炮彈如同烏雲般朝寧遠城下的八旗兵飛來;在八旗兵想湧上寧遠城樓時,城樓上的戰友也用石塊、滾木、弓箭狠狠地回敬他們。敵人抬著橫木撞擊城門,用大斧鑿城,又被勇士迎頭澆上了一盆「熱湯」,霎時間,屍橫遍野。

 

在瘋狂地前仆後繼的八旗軍面前,我透過層層血霧看著依賴自己、相信自己、跟隨自己而來的家人,提起佈滿血污的劍,準備……「轟!」突然在耳邊響起的轟鳴聲讓我瞬間耳嗚,而後八旗兵裡一陣混亂,一片驚呼聲,吼叫聲連綿不斷,不久,八旗兵排山倒海地歇鼓退兵;靜默片刻後,傳來了戰士們的歡呼聲又夾雜著些痛哭聲。大明終於在一片火海中迎來了勝利,一個堅不可摧的堅城,一次令人驚嘆的奇蹟。

 

這樣一個為了國家獻身的人,居然因為皇太極可笑的離間計被他奉獻了半生的國家以「欺君通敵」罪名處以「磔刑」!那是時代的眼淚!他該有多痛呀!他效忠的皇帝質疑他的赤心,以生命捍衛的百姓背叛了他;但他卻用自己的堅持,鼓勵了所有的中國人,「只要堅持,奇蹟是會發生的!」再多的灰塵,歷史都會拭擦乾淨,還原真相的!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很慶幸我們生於這個和平的國家,但我們仍然要以歷史為鑑,提升自己,成就更好的品德。


評語:文筆暢達,善於營造氣氛。起首寫來頗具氣勢,有感染力。作者在首尾以第三人稱介紹及評價袁崇煥,中間正文則以袁崇煥的視角第一人稱敘述當年奮勇迎擊努爾哈赤,誓死守護寧遠城的故事,頗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