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巡禮>:端午節「糭」下一份「情」

青衣商會小學今年端午節主題是:「糭」下一份「情」。當中包括國情、親情、友情。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也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和互相尊重。

透過早會介紹端午節、屈原的歷史、賽龍舟活動和包糉子,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和文化。

在中文及圖書課中,老師教授文天祥詩歌,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傳統文化。此外,圖書科選取了《龍舟競渡糭飄香》,向全校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講述糭子的歷代變化。

學校還特別舉辦「STEAM龍舟DIY活動」,讓學生更有趣地及體驗端午節意義,了解中國的傳統智慧及科技,測試令龍舟能在水上前行得更快的方法,尊重中國傳統文化。

老師透過講解「糭」的形狀及包法,讓學生了解中國人勤儉的精神,最重要的人物是──雜交水滔之父──袁隆平先生對提高全球糧食生產貢獻良多。

屈原早於二千多年前已創作詩歌《天問》。他對真理的追求及執著影響到中國的航天發展,如首個火星探測器以《天問》而命名,而將來所有行星的探測任務均會以此命名,可見影響深遠。

本校邀請學生帶糉回校,在午膳時間能夠品嚐這道充滿節日氛圍的美食。同時,也讓非華語學生有機會認識這道傳統食品,讓學生們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本校亦舉辦「接『糉』而來,歡欣滿載」活動,邀請了一批家教會及家長義工,由本校老師指導他們和子女一起摺出「糉」的形狀,促進家校合作。

編者按:

歡迎學校投稿,分享學校在推廣文化特色之處,或提供學校文化活動快訊。
- 投稿規格:不多於500字,並附上最少4張圖片。
- 電郵投稿:info@hkccd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