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記>:從心出發,以愛為橋:我的香港社會服務感悟與成長

#33 親水文化(2023年5-6月號第33期)

文:楊文謙(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大中華地區研究三年級))

在維港兩岸高樓大廈互相輝映中,在繁華鬧市燈光普照下,樓價屢創新高。你我在獅子山下同為黔首,卻有人衣食無憂,有人飄零無依。那些寄居在深水埗小公園草地上、油麻地天橋下或是麥當勞的座椅上的人,需要時刻擔心風侵雨襲、執法驅逐、家當丟失。我相信,每一個在街頭的他或她,曾經都有一段頑強地和生活抗爭的故事。只是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交織下,不幸成為了流浪街頭的人。

我向來覺得,社會與家庭在成長中對我庇護有加,是時候在自己羽翼漸豐之際懷抱著感恩之心、綿薄之力來回饋社會了。作為一名香港教育大學的學子,透過名為In Search of Narratives in Life(尋找生命的故事)的通識課程之機緣,我有幸加入了ImpactHK(同路舍)這個致力幫助香港無家可歸者的慈善機構,希望與各區有需要的人建立基本的聯繫與信任,給予弱勢群體更多的尊重、關懷與力所能及的幫助。

在半年三十多次「仁愛行」義工活動中,我親身感受到了無數的溫馨與感動。每次義工服務開始之前,我們會在HandsOn Hong Kong網站查看幫助無家者義務工作日程,確定合適的工作地點和時間,著手準備物資。在發放準備的水果、餅乾、雞蛋、防疫物資的過程中,義工們會根據每一位無家者的位置、情況與偏好有序地發放,並會與他們溝通最近的狀況。有些受助者會早早地站起來等待我們的到來,有些會以雙手接過,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令人振奮。

尖沙咀碼頭上,一位九十歲的婆婆讓我印象深刻。她有自己的房子,卻因無人照顧、難以求助而選擇每天晚上來碼頭度過一個個夜晚,如此碼頭工作人員和其他無家可歸者便可以照顧她。還有些人因為家庭矛盾、健康狀況、渴望交流而不願歸家。我意識到,社會需要從多個視角出發全面地思考無家可歸者問題發生的背景與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地將他們歸為同一類型。因此,我慢慢學會更加細心地傾聽他們的心聲,嘗試從他們的角度理解困境和需求。

社會問題絕非一朝一夕能得到解決,真心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主動參與義務工作,將義務工作融入日常生活,重拾助人初心。寫作本文時,那手提物資行走在街頭,朋友們雙手接過並露出幸福笑容的場景又浮現於我的腦海。正如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付出愛心與關懷,讓我收穫了喜悅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