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築印>:細說特別的「母親」

適逢五月母親節,筆者也在此細說多位一直被大眾所膜拜的「母親」。

人類始創的母親——女媧娘娘

傳說女媧是人首蛇身的女神。有一天,她覺得世界上缺少了像自己這樣的「人」,於是就參照自己的外貌用黃土捏製泥人,但逐個來捏製又忙又累。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捏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只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現時拜祭女媧的善信以求姻緣為主。

大角咀洪聖殿女媧神像
大角咀洪聖殿女媧神像
屏山楊侯古廟十二奶娘
屏山楊侯古廟十二奶娘

守護小孩成長的母親——十二奶娘

十二奶娘屬哺育及保護孩童的女神,多身穿短大衽衫,手抱小孩,是催生送子女神金花娘娘的助手。十二奶娘分別掌管投胎、懷胎、定性別、保胎、生產、養育及嬰幼兒吃喝、行車和梳洗等。入廟求子者,會選—位奶娘所抱孩子,用紅繩繫在手或腳上,相信所抱小孩托生為己子,古代農村婦女希望借助神力令孩子平安。香港部分廟宇會以專位供奉,當中梅窩桃源洞的十二奶娘造型較為細緻,色彩豐富。

五條小龍的母親——龍母

龍母,亦稱德慶龍母、悅城龍母,後被封為靈濟崇福聖妃、顯德夫人及聖妃,早期多是漁民拜祭。龍母本姓溫,是康州悅城縣孀婦,精通各種醫術,救死扶傷。有天她拾一奇蛋,竟生出五條小龍。小龍被溫婦收養了,長大後有感於溫婦有養育之恩,皆銜魚類孝敬,幫助她治水災、旱災、蟲災,百姓尊稱溫婦為龍母。龍母死後,五龍化成人身,按照人子之禮辦理龍母喪事。龍母的善信會把子女過繼給她,以求子女平安。

坪洲龍母廟。龍母神像前也供奉了五個龍王像
坪洲龍母廟。龍母神像前也供奉了五個龍王像

化為岩石像的母親——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位於沙田獅子山上,約15米高。大石上有兩塊石,一大一細,外型仿似婦人背着孩子,身體向前微曲。相傳一婦人的丈夫出洋工作,漸漸與丈夫失去聯絡,於是她每天背着小孩走上山上,看看有否船隻靠岸載着丈夫回來。一天天氣寒冷,婦人仍然一早背着兒子上山,及後鄰人發現她倆母子已給寒風吹僵,死於山上。母子突然化成石岩,屹立山頂面向大海,成為了望夫石。另一說法是一日婦人依舊抱着兒女,登山遠眺汪洋,忽然雷電交作,狂風暴雨,天崩地裂一般,第二日雨過天青,山上遙望丈夫歸來的婦人及一雙兒女竟已成了石像。

(未完,全文見電子版《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