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年華>:太上道祖寶誕

#31 我們的節日(2023年1-2月號第31期)

文:彭淑敏博士(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暨副系主任)

道教是中華民族的本土宗教,崇拜道家老子為道祖,是道教的最高神明,因而把老子所寫的《道德經》奉為道教經典。老子是先秦道教人物,尊稱為太上道祖、太上老君及道德天尊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他的生平在《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及〈孔子世家〉均有記載。

在道教信仰中,太上道祖曾化身為不同的人物,根據《玄音、玄門內外雙修篇》記載,他為了教化世人,遂化身為老子,於周朝降世到人間。太上道祖除了化身為老子外,也曾化身為不同的人物幫助世人。老子傳說在安徽省渦陽縣和河南省靈寶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明代《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記載〈諸神聖誕節日期〉,太上道祖寶誕是老子於農曆二月十五日的生日,是道教的神誕。以農曆二月十五日太上道祖誕辰日為慶節早在唐朝就已經存在,一直流傳至今,在華人地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內地及香港等地均有傳承,在道堂宮觀舉行朝賀科儀和祈福誦經活動,藉此祈求保佑,福庇萬事萬物。

在香港承傳中華傳統文化,道教團體透過慶祝太上道祖寶誕以弘揚道教精神,淨化人心,並藉此推廣道教文化。2001年在香港籌辦第一屆道教節,舉辦大型的道教節慶祝活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2年把每年三月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每年定期慶祝太上道祖寶誕,並於2013年把道教節名為道教日,擴大慶賀活動的規模,讓市民認識傳統節慶及道教文化。

在文化傳承中,香港道教聯合會組織各會屬道堂宮觀、道教學校、國內外道教協會籌辦道教日的活動。其中,舉辦大型道教文化大巡遊——神像儀仗巡遊,就是恭請神明到民間巡視,藉此驅邪壓煞,祈求合境平安。2013年道教日成立時的神明出巡,從深水埗楓樹街出發,在彌敦道巡遊到達尖沙咀文化中心,由300人組成了500呎長世紀祥龍入選健力士世界紀錄,沿途為市民祈福,保佑社區平安。

再者,在道教日舉辦一連串的文化活動,包括文化展覽、道教文化藝術講座和文藝表演等,把道教的經典、文物、法器及國畫進行展覽,並提供中醫義診和舉辦敬老盆菜宴等,不但加深市民對道教信仰的認識,同時也達到傳承文化的作用。在香港慶祝太上道祖寶誕有助傳承和推廣中國傳統節慶活動,加強文化凝聚力。

延伸閱讀

– 梁德華編,麥錦恆、陳凱風著:《香港道教節十周年紀念誌慶》。香港:香港道教聯合會,2010。
– 三早道人編:《玄音、玄門內外雙修篇》合刊。香港:道教明善學院,2020。
– 黎志添:《了解道教》。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