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雨後嘗春筍

春天將至,要吃點什麼呢?想了想,腦海突然冒出了「雨後春筍」四字,寫作時候常會用到,用來形容數量大幅增加的情況。詞意明白,運用恰當,但春筍好像沒有吃過幾次,這樣會不會有愧於組成詞語的春筍呢?當然,春筍應該不會有這樣的考慮,不過看過雨後春筍實際的生長情況,對我們認識詞語、緊記詞意,一定有重要的幫助。如果再能吃上幾口,咬爽啖嫩,運用味覺來緊扣記憶,學習和寫作就能添上更多趣味。

在香港較難見到種筍的地方,真的深入看尋筍、挖筍的經過,還得到網上看各地的飲食節目。看如何到山上採挖、處理、清洗、剖切、烹煮,無論鹽醃、醬炆,主持一律吃得津津有味,觀眾如我就只能望屏想像了。看着看着,倒不如自煮來吃,也能解饞。到超市可以買到罐裝竹筍,主要是處理方便,筍肉已熟,加熱烹煮,就可食用。鮮筍味道當然更好,不過要買也得到賣上海貨的雜貨店,例如在九龍城、北角、灣仔,都可以找到同類店舖。

買的時候要注意,很多時候,店面放着的大多都是厚大的冬筍。印象中,春筍在台灣的餐廳吃過一次,咬下爽嫩,沒青澀味。後來也有間中吃筍,但沒有考究是什麼種類。筍肉通常用來炆肉、炒菜,清代《本草綱目拾遺》提到「鹽笋乾」,現在仍有人醃製,也可以買得到,文中說:「以春笋鹽湯煮曬而成,有泥黃、烏尖、直腳等名。味鹹、甘,性平,行氣清痰。」「筍」與「笋」二字古時已通用,同樣可解作竹的幼芽。

文中的別名也值得留意,分別用上不同的形容,「泥黃」是形容筍身的顏色,「烏尖」是取名自筍尖黑色,「直腳」就是形容筍的外貌,好像伸直的腳一樣,上粗下尖。下次有機會看到春筍,可以看看古人的形容是否貼切。

筍除了鹽醃,還可以開水煮熟,用盤來盛載。清代《東江詩鈔》中的詩作〈舟雨遣悶〉,就有提到春筍。詩作講述作者下雨的時候坐船出遊,覺得有點沉悶,那做些什麼好呢?當中兩句說:「風吹船背雨廉纖,攲坐橫眠也不厭。」風從後面吹來,「廉纖」即纖細,天空落着毛毛細雨。「攲」即「傾斜」,倚靠着坐,像現代人攤坐沙發一樣。橫眠不難理解,就是打橫身子睡眠。無論「攲坐」、「橫眠」,都展示作者懶洋洋的狀態,試想想,我們放假休息、閒來無事的時候,是不是和古人一樣?

休息歸休息,飲食還是必需的,現代人放假可能會喝汽水、吃薯片,古代人有更健康的選擇,〈舟雨遣悶〉寫到:「槃供春笋蔬羹美,爐煮清泉茗味甜。」船上休息,吃春筍、喝菜羹,現在有點難以想像。煮熱泉水泡茶,味道反而可以連起記憶,用上清泉水,茶味應該更好。春天將至,閒時在家,準備春筍、菜羹,再酌茗茶,嘗試感受古人休憩時,飲食帶來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