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優異獎>:陶藝人生

陶藝人生

文:鍾宛芳(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三年級)

 

陶藝既是藝術,也是人生歷程。

 

我站在玻璃櫃前,觀賞著裏面的陶瓷器,感覺似在觀賞著一個人的人生歷程,為什麼?因為陶瓷器反應了手藝人的做事風格,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陶瓷瓶——那就是人生歷程。

 

製作陶瓷器需要經過三個工藝流程,其中包括塑形,上釉和燒製。

 

首先是塑形,將一團陶泥放在底盤上,然後輕輕轉起底盤,用手將那團陶泥輕輕撫平,漸漸地你便會發現它逐漸變成了你想要的樣子。但是也會有失敗的時候,當底盤轉得太快時,你會發現陶泥不受控制,變得歪歪扭扭;當你將所造器皿的邊緣或底部弄得太薄,用力過猛,你會發現到最後還是一灘爛泥,毫無用處。人生就應該像製作陶瓷器般,輕柔緩慢,親力親為,做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到最後只是白白浪費光陰、精力,一事無成。

 

接著是上釉,上釉為平平無奇的陶瓷器增添了些許色彩。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陶瓷器——青花瓷,它的釉色是由不同紋樣組合在一起,繪製而成的。每一條簡單的線條連結在一起,並佈滿大半個陶瓷器的瓶身,卻不會令人感到繁重,而是感受到上釉人的細緻。陶藝人在青花瓷白色的背景下,用青藍色的線條做畫;人們在空白的履歷表下,用歷年來的經驗與成就裝飾。青花瓷上,每一條線都是手藝人,細細畫上的,絕不敷衍了事,儘管站在遠處亦能隱約看見上面的紋路。人生就像陶瓷器外表的釉色,你是經驗豐富還是經驗匱乏,通過瓶身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最後是燒製,此項程序最為重要,若火候不夠,不能成瓷;若火候太烈,瓷身裂開。學習就似燒製陶瓷器,為何?當你在學習時,若果心中那團火焰太小,沒有將你的心思與精力全然投入在學習中,那麼你只能學到皮毛,依然不成器;若果你心中的火團很大,那固然是好事,但你不但如此,還透支出你所有精力與時間,那麼長此以往,你必然撐不住,心裏懸著的線終有一日會崩斷。學習就像燒製陶瓷器,應該好好控制火候,不能太弱,亦不能太烈。

 

完成三個工序後,你就能得到一個光滑如玉的陶瓷器,它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亦會有一些瑕疵,因為人生歷程就是這樣,不可能風調雨順,總會因為一些困難而被磨傷,但不必驚慌,陶瓷器上的紋樣總會比瑕疵多得多,你的經驗與成就也總會將傷痕蓋過。

 

朋友,慢慢轉起底盤,親手製作屬於你自己的「陶瓷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