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組 三等獎>:貼揮春

貼揮春

文:温雅晴(聖公會奉基小學四年級)

 

農曆虎年快到了,到處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一想到無憂無慮的假期,各種各樣的美食,我就覺得無比期待,每天都要掰著手指頭數日子盼新年。

 

盼望著,盼望著,除夕那天到了。天朗氣清,風和日麗,明媚的陽光曬得我周身暖洋洋的。我想:「今天過大年,原來連老天爺也知道用好天氣來配這個大日子呢!」我開心地唱著:「今天是個好日子,吉祥的事兒都能成……」

 

姐姐也和我一起歡歌,在準備豐盛的菜肴媽媽被逗樂了。她微笑著說:「寶貝們,今天你們倆負責貼揮春,咱們要把家裏裝點得漂亮喜氣,然後才吃年飯。」聽了這話,饞嘴的我不同意:「媽媽,咱們直接吃飯吧,就我們三個人,不用那麼麻煩了。」媽媽嗔怪地看我一眼,溫柔而莊重地說:「你爸爸在深圳也會跟我們一樣貼揮春迎新年的。孩子,貼揮春是中國人過年的儀式感,無論你在世界什麼地方,離故鄉有多遠,有多久沒見到遠方的親人,只要過新年貼揮春,看到這麼鮮亮的中國紅,你就不會孤單。」

 

媽媽的話讓我有點不太明白,但我被她的神情和語氣打動了。於是我和姐姐一起積極地忙碌起來。我負責把雙面膠紙貼在揮春背面,姐姐就負責把揮春貼在顯眼的地方。我們反復確認位置,力求讓春聯對稱,把圖畫貼正中間,講究端正好看。還有一些寫著吉祥話的春條,一些精緻有趣的裝飾畫,我們都逐一給它們貼到合適的位置上。

 

經過一番努力,我們把家中佈置得喜慶可愛,煥然一新。看著那好看的中國紅,一種暖暖的感動油然而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深圳工作的爸爸已經快兩年沒來回香港了。一水之隔,卻不能相聚,連過年也不能在一起,這不免讓人傷感。可是一想到爸爸和我們一樣貼揮春,被喜慶的中國紅包圍,我就覺得爸爸仿佛離我們很近,日子也仿佛更有希望,更有盼頭。

 

我這才明白媽媽那番話的意思,原來看似簡單的貼揮春習俗,背後卻有著深深的意義:天涯共此時,華人是一家。貼揮春的儀式感是我們延續千年的中國文化,把精神上把全世界的華人緊密團結在了一起。

 


評語:主題明確,陳述生動,文筆優美,反思深刻,優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