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組 優異獎>:名字裏的中華文化

名字裏的中華文化

文:紀雨青(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六年級)

 

你知道我名字的由來嗎?

 

我父親名字裏有個「冰」,而我們兄弟姐妹的名字裏都有個「青」。兒時,我一直心存疑惑,直到某天,父親意味深長地告訴了我們。從那天開始我不禁對中華文化感到好奇,並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而此名句則是出自於戰國末期荀子所作的《勸學》。

 

荀子筆下生花,每詞每句都無懈可擊。第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意思跟孔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相近,告誡世人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第二,「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和李白所說的「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類似,都是勸告人們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方能成功。最後,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母親常常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掛在嘴邊。「如果現在不努力學習,發奮圖強,長大之後可就要喝西北風了哦」母親天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勸告我們要好好學習。使當時的我明白了自己的窘境,並努力學習,希望成績能有所提升。

 

說到跟《勸學》內容最相似的詩篇,我就不得不提到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誡子書》。

 

《誡子書》全文至理名言。先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再是「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我自己所理解的《誡子書》,整首詩都圍繞著如何成才來講述。在學習之前,我們先須要立志,學習時須定下心來,不可急躁,這樣不僅能理解得更深入,還能休養好的性格,令品行端正。

 

在詩篇的最後,諸葛亮提到了跟前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相近的「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也是希望他的兒子能在少時就發奮圖強,別到了年邁的時候,想挽回一切都晚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其實,除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以外,中國近百年也有許多立志散文,比如清朝末年作家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其中,我最喜歡的兩句便是「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以及「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這兩句讀得我心潮澎湃,表達了梁啟超對中國少年所寄託的希望。

 

父親取名時花了許多心思,是期盼我們將來能夠成才,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現在我們要做到的,便是攻苦食淡,「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始終感到無比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