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優異獎>:四世

四世

文:洪樂欣(明愛樂恩學校三年級)

 

我叫……抱歉,我沒有固定的名字。經歷四世了,我的名字都會隨不同世代而有不同。哦,我當然不讓其他人知道我活了千多年的秘密,這是與生俱來的本事——長生不老,酷!

 

現在正身處香港的我,在香港一所大學醫學院擔任的客席教授,近年正為戰勝香港新冠疫情及提供康復服務而努力,致力協助醫院管理局為痊癒的新冠病人按臨床需要提供康復服務。我深信中醫藥可減少後遺症和降低復陽率,在復康方面有絕對明顯的優勢,尤其長者及兒童診療服務。

 

想不到,我前三世在中醫千多年的鑽研,一直沈浸於中國傳統的醫術,在這醫學昌明的世代,仍能大派用場,一代又一代傳承守護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明真的令人驕傲。

 

我叫張仲景,東漢末年人。小時曾親眼目睹家族過半的人因疾病而亡,自此發憤忘食,鑽研醫術。皇天不負有心人,《傷寒雜病論》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累積學醫以來的心得經驗的之作,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典籍,救回不少病患者。所以時人把我、華陀及董奉齊名,稱為「建安三醫」,薄有名氣。

 

行醫日久逸聞不乏,當中為王粲兄看病記憶猶深,我早預見二十年後的疾病和發作細節,並算得精準無誤,然王兄不信……可惜!可惜!或許人活得久了也需要紓壓,於是來一個隱姓埋名,周遊列國,放鬆身心的遊歷,之後才再戰江湖。這樣一去,人們就說我七十而道。雖然我享受了二百多年的悠長假期,但不要以為我遊歷期間不聞不問——我知曉《傷寒雜病論》散佚,幸得後人多次收集,演變成兩本影響當世的醫學著作:《傷寒論》及《金匱要略》,總算把我的心血保存下來,傳揚開去。

 

經過上次遊歷,見盡民間疾苦,我選擇了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出生。今世我叫孫思邈,唐代人。因為有了之前做張景仲的經驗,從小的我就有過人的天資。畢竟我有二百多年沒有從師學習,所以幼年嗜學如渴。天資再加上勤學,我完全承傳上世所學,二十歲就開始應診為百姓醫病。可是,國家遇事生端,我被迫隱居深山之中。閒來山中採藥,又於民間收集藥片,經年累月,寫下一本醫學百科全書:《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前世努力今世善用,把《傷寒論》的內容收集在《千金翼方》之中;更重視婦人與兒童疾病的診治,關係中華民族繁衍的大事,那敢掉以輕心!

 

人怕出名豬怕壯,七十有多之年收到唐太宗傳召入宮!勿以為我輩草根階層奢望榮華富貴,我寧願學習陶淵明兄一樣歸園田居,不困樊籠,更不為羈鳥。又是時候避世,今次卻是冬眠,一瞬便是千百轉,來到清末民國時期。

 

「前世醫治病人無數,唯獨今世治不好你……」自我有記憶以還,我的媽媽就一直百病纏身,家人的氣氛一直處於低氣壓。作為兒子,怎可眼睜睜看著母親痛苦?舅舅是河南陽的名醫,見我天資聰敏,又一片孝心,就在家裏指導我。然民國時局混亂,我受孫中山、黃興、楊虎城、周恩來等好友鼓勵,深信「不為良相,即為良醫」,於是開始專心從醫,並將自己的名字施毓黔中的「黔」字拆開,命名「今墨」,取意墨子兼愛精神和醫學繩墨。自此致力於中醫治病救人、中醫改革和中醫教學,深信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醫,中西醫結合,更能幫助病人。回頭想,幸得前兩世的承傳,至此醫術高明非凡,逐漸和蕭龍友、孔伯華、汪逢春並稱北京四大名醫,直到1969年才休息退隱,再轉新面目視人。

 

我相信自己,我相信努力背後得到的價值。現在的我,每天都活用生活的智慧,把中醫藥文化傳承延續開去,實在四世有幸。給你最新資訊:你可有留意6月14日公布的「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景賢里在活化後將成為「景賢里‧養生殿——基於普洱茶、中醫藥」,作為健康生活地標及學習中心,推廣大眾對普洱茶、中醫藥和藥材的認識。屆時我又不知道以什麼面貌為傳承中醫而盡一分力,大家拭目以待。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