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三等獎>:我愛香港

我看香港

文:詹雪(沙田培英中學四年級)

 

香港,比其他任何一個城市都要複雜得多。他不像經過邏輯排列、嚴謹設計而生成充滿秩序的都市產物。他的空間帶著流水般的流動和靈活,沒有既定的安排。我會說這是一個雜亂無序的空間,一處鄉郊外有煮食煙火和矮小的村屋,一處城市裏有擁擠的人潮和高樓,居住城內的我無法飽覽整片天空,如同我無法獨佔整個香港,一次都沒有。

 

我未曾主動提起過對香港的感情——愛恨交纏,愛他的特殊,面貌元素的多樣性,亦恨他轉變得太快,還未等我適應已發生,有許多事物並非我們願意看見它們所變成那樣子,但他總是變了。我無法像其他國家的人那麼驕傲地向他國旅客介紹自己的名勝,因為我認為香港的景點大多都是人為製造,讓人心甘情願付出金錢罷了,並非為了展現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但不看,來得無意義。另一方面也不能置身事外般冷嘲熱諷,畢竟我還在,別讓我顯得沒些品味,而香港的確有他的特殊性,在於人們是否能觀察到不同。香港的文化處境如此微妙,一眼之緣的旅客可以了解香港從古至今的歷史文化嗎?我懷疑過。遊客說美麗香港,或許只是客氣,和了解表面;他們說香港可怕,又懷疑他們未曾真正了解過。經過文化的隔膜、語言的誤會、行為的態度、複雜的文化問題,難以用簡單幾句話語作出解釋。我們會選擇沉默,即使我們被文化緊緊包圍,即使在文化的中心,我們寧願保持沉默。

 

香港這個看似開放的空間也同時輕易會閉塞,我只能在空間的夾縫中看世界,看香港也不全面,得從生活入手,看常人最能發現到的。香港文化體現於樸實生活中,飲食文化最為明顯,茶餐廳和大牌檔為地道飲食文化的代表。茶餐廳由從前的冰室演變而成,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及中式小炒。茶餐廳提供香港地道的蛋撻,配上絲襪奶茶,才稱得上一日的完美開始。往深處看飲食文化,這些街坊小店,你可以隨時去光顧,亦可和街坊與伙計閒話家常,透過飲食間帶出情感與情感的建立,可說人情味是茶餐廳建立的基礎。

 

大牌檔伴著許多香港人走過艱辛的歲月,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亦是香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惋惜的是,大牌檔已經衰落。回想起鐵皮屋的外型,大牌檔給予的真情實意,和那份無拘無束的開放式空間,給顧客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街頭空間享受飲食文化,喝幾口啤酒,再來幾碟小炒,一同品嚐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為生活拼搏的血汗,見證情與街道融為一體,成為街道文化。曾經輝煌的歷史記憶,今後只能存在香港人的心中,安放在博物館裏沉睡。

 

而看香港的建築物,有中式瓦片的屋頂,或是西式城堡的外型,建築物依舊保留並記錄下曾經的歷史,後建起無數的高樓,仍擋不住經過歷史洗禮的古典文雅,從而展現香港老舊街區的風情,是一種文化的延續。轉眼看,同時裸露於街道上的粗俗,小販與民眾滿嘴「粗口」,會破壞了這份高雅的氣息嗎?並不,簡單純粹的語言,用較直白的方式表達,是社會開始轉向草根化的象徵。而生活並非由複雜組成,無需過度包裝現實,若是日常溝通用堆砌而成的美麗辭藻,倒顯得虛偽。文化同樣地不是離地的,或只屬於典雅的專利。粗口文化,形成一條無形的線緊密連接「大雅之堂」與市民的關係,反映了生活的現實。都市文化是資訊流通選擇多元,高雅與粗魯在香港共存——香港文化,無不參透著中西文化交融的元素。

 

我看香港,紀念香港。


評語:以香港歷史文化為題,符合比賽主題。關於香港文化為中西文化之交融這一點,頗有闡發空間,不妨多連繫此點描繪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