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一等獎>:穀雨

穀雨
文:容穎敏(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四年級)

 

穀雨。

 

春雨綿綿,雨生百穀。

 

穀雨如絲復似塵,數不盡的煙波,激起美麗的遐思。大地濕潤,散發出一種沁人心脾的芳香。

 

雨水順著茶舍的簷篷滴下,一雙素手覆在古琴上,一陣陣悠揚的古音與一串串水靈的音符在氤氳霧氣中奏起,激得人心平氣和,為這天地默默添上一筆淡淡的色彩。

 

一曲奏畢。青衣女子站起,彎腰拾起在旁的油紙傘。慢慢穿過茶舍的走廊,經過客人們的談笑間,準備悄悄離開。

 

「姑娘請稍等,這是東家讓我給您的雨前龍井。」

 

只見一身青色旗袍的女子在茶舍前停下,向我回眸溫潤一笑。怪不得,怪不得。一顰一笑,皆是風情。

 

胡嶠詩云:「玉髓晨烹穀雨前,春茶此品最新鮮。」

 

龍井為中華傳統名茶,屬綠茶,位列中國茶品之首。由古代茶農創製於宋代,已有一千二百餘年歷史。

 

雨前龍井,西湖龍井茶的一類。於穀雨前採摘,正是茶樹「一葉一芽」的時候,俗稱「一旗一槍」,用來製龍井茶最為香醇。

 

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鬱;茶,清香馥鬱,鮮醇爽口。

 

女子伸出芙蓉手,把茶罐輕輕捧在手心,向我微微點頭示意。轉身,撐開手中的油紙傘,緩步走進雨幕裏。

 

我靜靜地站在這,看著她清婉的背影漸行漸遠,渾身慢慢被煙霧圍繞。

 

雨淅瀝淅瀝地落下,青石街道,苔蘚浸潤在綠水中。

 

二十四骨的油紙傘被撐開,絲線的微雨輕輕地吻在傘上。那朵盛放的牡丹花,在雨水的滋潤下,變得越嬌越豔,更顯其燦爛。

 

路人紛紛停下。

 

古典懷舊油紙傘,
雅致天成存美感。
竹為傘骨報平安;
圓為傘形意圓滿。

 

牡丹花,又道「穀雨花」。
於之前後為花開。
常言道:穀雨三朝看牡丹。

 

妙哉,妙哉。

 

一身淺青色的旗袍款款而來。為右斜襟,帶裝飾性的如意盤扣;右側開衩至膝蓋,束腰,袖口為七分的樣色。旗袍為織錦緞,以中國水墨畫手法描繪一朵朵盛燦的牡丹。

 

一襲旗袍,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塵世喧囂,旗袍內斂。百媚千紅人群中,如詩般清雅,含蓄……

 

旗袍,又稱褀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旗袍,一種美麗的服飾,更體現著一種美麗的文化。它與眾不同的特色,造就了中國女人獨一無二的東方神韻,詮釋著東方女性溫柔典雅、秀婉清麗的美。

 

旗袍,是女子心底最柔軟的那份情愫。

 

素手撐著牡丹傘,捧著以青花瓷為圖的茶罐。身穿淺青旗袍,搭著青藍色的針織披肩,腳下一雙米白高跟鞋。

 

女子漫步走至石橋,橋下為流水。微風吹過時,綰著青絲的絲帶揚了些弧度,平復的水面激起些漪淪。

 

在雨天的映襯下,女子的背影婉約而清瘦,身後猶豫被仙氣繚繞。世間一切,獨她一人為水墨畫,那樣的溫柔。

 

進入胡同的小世界,尋找著被世人遺忘的四合院。

 

跨過腳下的門檻,輕輕關下油紙傘,推開厚實的木門。

 

入目為古色的內飾,窗戶以簡約的雕花為邊框。繞過梨木屏風,一位身穿唐山裝的老人坐在原木色的茶几前,研究著擺放在前的殘局棋盤。

 

「爺爺,我回來了。」

 

青衣女子攏攏披肩,跪在老人的對面,先在旁淨手,取出紫砂壺。素手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又迅速倒出,潔具提溫。

 

輕輕翻開茶罐,將細嫩、條形整齊綠黃色的雨前龍井茶葉放入茶壺。以沸水再次入壺沖泡,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然後則為「春風拂面」,把水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封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女子再取出茶夾分杯,將聞香杯、品茗杯分別放在茶托上,並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稱之「玉液回壺」。

 

最後,女子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放在老人前。

 

老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以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好茶,好茶。

 

茶被放在一旁,女子的指尖落在白玉棋盤上。

 

窗外穀雨點點落下,窗內淡香隨著紫砂杯飄起的白霧湧起,女子的身影漸漸矇矓了……


評語:以穀雨為題,帶出中國茶文化,並連繫旗袍、胡同、四合院文化象徵,具文辭清麗,營造出典雅脫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