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讀《文言尺牘入門》有感——趣論文言尺牘之約人步驟

古時約人,不異於今之眾人。嗚呼!始於開首,終在結尾,皆藏機辟。受文者若不小心,恐怕便要如《逍遙遊》中的狸狌一樣「中於機辟,死於罔罟」,無奈赴約矣。以下將介紹撰信者在各部分佈下的重重陷阱。

開首,先呈上一道心太軟。隨文字的遞進,朱古力的外皮隨作文者的「真情」流露而熔化,使讀者有甜滋滋、升天(離地)之快感。以書中《約伴購國貨》一信作例,心太軟設計方式如下:「別來旬日,如隔三秋。相愛之深,遂不覺相思之切矣」,意即不見數日,便如相隔三年。「嗚呼!看來他真的很想念我呢!我一定要赴約」嗚呼!親!他不是想念你,而是沒有人陪伴他購買國貨罷了!總而言之,動之以情,第一步先呈上一道心太軟,注滿真情無害的糖漿,如果「廚師」嫌不夠甜,還會加入幾滴眼淚在其中呢。

其後,正餐。簡單明瞭但將煩惱最大化,進一步動之以情。不過,這次不是動「你」的情,而是動「我」的情。以書中《約伴購國貨》一信作例,「擬純用國貨。第花色繁多,揀選不易」,你看,這個煩惱多麼的大啊!明明只是作者「選擇困難症」,而且最後亦是按有沒有存貨、價格等標準取捨。但是,你看,這個煩惱多麼的大啊!大得壓得作者無所適從,顰眉苦惱得寫一封文言書信來邀請你。彷彿你就是華陀轉世,能對其「選擇困難症」「一陪見效」。想必,到時候你的一句附和,他便假不思索地買下了⋯⋯

這兩關你都不為所動,恭喜你,但你還未能通關。你須接受最後的試煉。

最後,圖窮匕見。信的最後就像秦王眼前的地圖一樣,露出真正的「殺手鐧」——以期待和感情作威迫。且看《約伴購國貨》一信的結尾,「想情同手足者,不至以瑣事而諉卻也」以姊妹情誼作脅,「你不去,我們便不再是姊妹了」,她眼泛淚光、酸溜溜地盯著你的情景如在眼前。你不去嗎?你能不去嗎?

總的來說,整篇約人的文言尺牘就是有禮文雅地問你能否出席,背後再拿著情誼做的刀子繞過你的頸項。你出席,不用回信;你不出席,也不用回信。

編者按:

歡迎讀者投稿,主題圍繞歷史、文化、藝術;體裁不限;
- 電郵投稿:info@hkccd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