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記>:別樣的國際學校觀摩體驗

文:王雪霏(香港教育大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榮譽文學士課程二年級)

「觀摩國際學校中文課程」是香港教育大學的特色活動體驗,早前我便參與了本地一間小學一、四和六年級的網上中文課堂,從中收穫頗多。我反思其中值得學習的方面,也喚起了多年前的記憶。

在組織課堂教學方面,四年級和一年級的課堂善於利用多媒體,通常以一條有聲視頻引入上課內容,因使用音樂輔助知識的灌輸可以事半功倍。老師會一邊演示一邊鼓動學生跟隨音頻哼唱,他們便會願意大膽嘗試。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們,唱唱跳跳的全身活動更能激起他們的興致。

在所有年級的課堂提問環節,老師一開始會主動點名提問,但是不能強求,遇到無法作答的學生,老師先安慰他們,再做指引。若學生完美回答,老師會毫無保留的稱讚他們,一來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二來可以鼓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孩子們的內心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們渴望被老師關注和認可。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讚美,會給予他們對自身極大的肯定,讓他們燃起對學科的興趣,反之則會產生無法彌補的陰影。對此我深有體會:五歲時我參加了美術興趣班,老師教我們如何畫人物,我將小人的臉塗成了綠色。那位老師看了之後氣憤得將我的作品為反面例子展示出來,同學們便對我無情的嘲笑。至今在我的潛意識裏,我就是一個毫無美術細胞的孩子,甚至從那之後的每一節學校美術課我都感到非常不安。

除此之外,所有授課老師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和學生相處的方式沒有明顯的高低或長幼之分。每節課開始的時候,老師都會用各種方式和學生主動問好:「同學你好」、「今天過得怎麼樣?」、「今天狀態如何?」、「昨天的內容掌握了嗎?」等等,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沒有忘記班上的每一位學生,無形中溫暖著孩子的內心,給予了他們開始學習的動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六年級男孩,他上課總是低著頭,也沒有積極的回應老師,下課後仍呆呆的坐在電腦前。老師很敏銳的感受到了他的反常,像朋友一樣問他為什麼不開心,也靜靜地聽他說出心中的煩惱。有的時候,一些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困難,對孩子來說卻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每一位老師都應該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用一種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引導、安撫他們,用愛和責任守護每一個孩子。

這種愛的傳遞總是雙向的。六年級的曾老師告訴我們,今年的教師節她收到了一張賀卡,上面寫著:「曾老師,你能不能去哪都帶上我,因為我不想離開你。」讓她感動得熱淚盈眶,原來自己的點滴付出,孩子們都看在眼裏,我想,這也許就是身為老師最幸福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