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絮語>:「歷史文化學堂」師生心聲(2020/21學年)

約250位中、小學生參加了《歷史文化學堂——香港街道紀行》電台講演活動,優秀隊伍作品於2021年9月起逢星期二下午5時至6在新城知訊台 FM99.7《世界隨意門》節目中播出。現先不妨了解部份隊伍錄製作品的心聲~

學校:華德學校

學生:何俊良、龐峻睿、陳栩晴、何卓霖、陳詠嵐

作品:窩打老道之旅按此欣賞作品

心聲:在今次學習活動中,我們從搜集資料過程裏,了解窩打老道的特色建築物背後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故事。馮老師協助我們整理資料和撰寫講稿,我們覺得在有限時間的廣播劇內,貫穿每一座建築物的故事,真是一個新的嘗試。透過一家人遊車河時的對話,把故事呈現大家的眼前,而且能到電台進行錄音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謝謝學校和文聯會給我們這次難忘的學習機會。

學校:聖公會主愛小學

學生:謝安喬、何永泰、何穎嵐、林睿濤、楊冬倪

作品:石板街樂遊遊按此欣賞作品

心聲:
疫情下仍有機會參加此有趣的活動,真的很感恩!

——楊冬倪同學

這是我第一次到電台錄音,監製很專業。這次經歷讓我大開眼界呢!

——謝安喬同學

雖然錄音時遇到很多困難,但過程樂趣多多,完成後真的很滿足。

——何永泰同學

這次活動讓我更加了解石板街的歷史文化,希望聽眾都喜歡我們的作品。

——何穎嵐同學

多謝文聯會舉辦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感謝李雪清老師跟我們練習。

——林睿濤同學

學校:聖公會主風小學

學生:鄭彥博、張家成、李卓盈、馮貝兒

作品:妙遊廟街按此欣賞作品

心聲:疲情下因社交距離,錄製這廣播劇得花點心思,要為學生分開錄製,經過剪輯才有「製成品」。當中亦曾遇上突發性停課,幸好參與學生都在家裏認真練習,令回校錄製過程順利。是次廣播劇內容選材自本地,對學生來說,跨區的事物總帶上一份神秘感,他們均表示希望親身到廟街,體驗不一樣的「本地遊」!

——冼頴思副校長

學校: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學生:王可廸、鄭旭婷、傳煒喬、譚獻科、王芊提、談文瑜

作品:不一樣的大富翁按此欣賞作品

心聲:從學生對香港街道毫不認識、一知半解,到掌握清楚,甚至以自己的想法表達廣播內容,這印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成長過程;加上節目點評嘉賓鄧家宙博士對學生的評語、鼓勵,培養學生多觀察、感受事物的觀點,讓學生獲益良多。這不是一個值得推介及認同的活動嗎?

——陳翠麗老師

學校: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學生:白穎茹、陳湛熙、陳雪峰、羅子鎣、曾宇陽

作品:荷李活道時空之旅按此重溫作品

心聲:參與這活動之前,我們以為大館只是一個欣賞藝術品的展館,但是經過資料搜集和實地考察後,我們發現大館充滿了有血有肉的過去。這次是我們首次嘗試錄音和創作劇本,因此,我們要面對很多問題,例如對劇本的意見分歧、不熟悉錄音和剪輯工具……幸好我們最後都成功製作出令我們滿意的劇本。最後,希望大家享受我們的作品!

學校:五育中學

學生:鄭珀喬、劉崇齡、勞澤權

作品:石板街的日與夜按此重溫作品

心聲:透過今次的活動,令我們獲益良多。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香港許多的街道都是各有特色的。以砵典乍街為例,街道能見證中西文化的融合,亦能反映昔日至現今的香港巿容與民生。在草擬講稿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運用歷史資料外,還要為每個人物訂下不同的性格,再配合當時的背景進行錄音,過程甚具挑戰性。除此之外,我們更能前往電台進行錄音,擴闊了我們的眼界。

學校:天水圍香島中學

學生:林海瀅、陳曉彤、梁力、潘俊希

作品:公道自在神明按此重溫作品

心聲:參加這次活動後,我們更了解香港的歷史文化和集體回憶。有些街道名稱較為繁雜,但背後各有其來龍去脈。街道的命名也涉及有關香港歷史的故事。
除此之外,我們更能透過今次活動了解上環文武廟的歷史,其在傳統華人社會的作用,人們的精神寄托,並從中創作梁大力和魯大龍分別是欠款人和債主兩個角色,透過文武廟主持公道,化解因怨,令我們認識到當時華人根深蒂固的傳統宗教思想,並進一步了解昔日文武廟對華人社會所發揮的仲裁作用。

學校: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學生:楊偉燁、陳昊明、黃雨情、鄭穎思、葉柏喬

作品:傳承按此重溫作品

心聲:能夠參加這項活動,我感到十分榮幸,同時也很享受整個過程,因為我們都為著同一件事去付出努力。雖然當中我們遇到了種種的難題,例如NG、咬字發音,更因緊張而大大影響發揮。但憑著我們的團結和毅力,都把困難一一解決了。
因為這項活動,我們可以走出課堂,了解到一些平日學不到的知識。如果沒參加的話,也不會特別的去探討香港的歷史文化,這令我們匆匆的學習生涯有了不一樣的經歷,更了解到香港這方土地。

——楊偉燁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