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堂>:童學啟蒙

文:林川(文字工作者)

嘗聞童蒙始識,必先認字。因而普遍兒童教育都是始於認字和發音,然後聽講讀寫才有了根基。

中國教育史可上溯上古虞舜時期,帝舜設庠為教,以有德長老為師,授學稚子童蒙,識字明理;春秋孔聖人橫空出世,弟子三千,教育注重童蒙,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開一代教育之先河。自此下迄秦漢唐宋元明清諸朝,莫不重視教育。

「三百千千」

歷代以來,蒙學經典傳世甚多,《孝經》、《幼學瓊林》、《增廣賢文》、《聲律啟蒙》等都是中國古時流行的蒙學讀物,其中又以「三百千千」最為人所熟知。「三百千千」是四本蒙學讀物的簡稱,分別為《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和《千字文》。「三百千千」雖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產物,但卻傳承至今,其教育意義亦影響極深。

無論是《三字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還是《千字文》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讀之琅琅上口如詩篇,字詞上的編排非但營造了音節上的拍和,還蘊含了對人文倫理、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最初認知。

「三百千千」的基本作用固然是教導兒童讀書識字。古時一般年紀四歲以上,便需接受啟蒙教育,兒童熟讀背誦,過了認字和正音的考驗,八歲便要入小學。

古時的「小學」與現今的小學字義上並不相同。現今的小學和大學是教育階段,古時的「小學」和「大學」是指學問的入門和進階。「小學」涵蓋範圍很大,《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又朱熹《大學章句.序》中寫道:「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不但要培養生活習慣和能力,還要兼顧人文藝術的薰陶。若在今天,恐怕大多數人終生都徘徊於「小學」的階段。

至於「大學」,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安邦的層次了。與我們今天大學專精於某方面的學問不同,古時的「大學」是通才之學。


君子不器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強調君子不器,禮樂射御書數,均需習而精通,以求完善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標。

放諸今天而言,莘莘學子所學已遠非從前一般,不但科目、內容、目標大相逕庭,從前的禮樂書數,今天的中英數理,琴棋書畫淪為興趣,四書五經已然作古。比起君子不器,今天的兒童更是八面玲瓏,但從幼教而言,讀書、識字、明理、達義,古今教育的目的仍是相同的。

蒙學讀物《明解增和千家詩注》
蒙學讀物《明解增和千家詩注》

蒙以養正

教育需從兒童抓起,哲學需從字根發見。童蒙識字不僅要懂得音形義,更要懂得字詞句子之間的義理衍生變化,理解文章的道理和涵義,進而實踐生活,追求人生大道。

由於時代的轉變和進步,為了配合社會所需,今天的幼教固然有其可取之處,孩童的學習變得更為廣泛和精進,語言、科學、數理的知識必然較諸古時優勝,但卻往往忽略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甚至於許多基本生活技巧都未能掌握。

學習方面,尚且不求甚解,絕少溯本求源,以致認字而不知理,知音而不識義;生活方面,行為舉止缺乏規範,待人接物不遵禮教,生活不能自理,自我管理能力弱;這些都是現今幼教的普遍通病。

《周易》:「蒙以養正,聖功也」,除了學習知識,培養兒童正確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才是更重要的啟蒙教育。

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時代雖已大變,但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教育模式仍大有其借鑑之處,從讀書識字、灑掃應對、言行舉止的教育,到道德倫理、人文關係的灌輸,再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薰陶,莫不為了培養正直堅毅、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士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