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筷子:亞洲飲食必修科

文:薇言勁(香港八十後港女文青,內容策展人)

蔡元培先生曾經講過:「一個在中餐場合優雅使用筷子的人,離開餐桌的時候,他成為君子的概率是極高的。」相信蔡先生的話影響筆者爸爸,所以餐桌禮儀是家庭教育的必修科。

筆者大概十歲的時候,爸爸在某次的日常家庭晚飯中的半小時,透過解釋揸筷子的槓桿原理,就教曉筆者學會靈活地運用一雙筷子。後來更藉此訓練左手,能夠左手筷子右手牽男朋友手吃飯。

基本上要品嚐亞洲菜,就一定要學懂用筷子。有學者根據飲食方式劃分刀叉、筷子、手指三個飲食文化圈,亞洲屬於筷子文化圈。會用筷子的除了中國人,也包括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蒙古人等等,當然各國的筷子文化存有一點點差異。

中國菜比較油膩,中國筷子物料多為木材或者竹子,頭端方正末端粗圓,取意「天圓地方」;筷子長度較長,方便夾離自己較遠的食物。日本菜以海產為主,所以日本筷子尖端可以容易將魚刺剔除出來;加上一人一份餐,所以日本筷子長度比中國筷子短,是外國人最易掌握的筷子。韓國菜以湯類為主,配以蔬菜、海產跟米飯,金屬製的韓國筷子不易被湯水弄濕,比較衛生,扁薄造型可以在小碟子撕開或者夾起醃菜,不長不短,功能多,同時為外國人帶來最高級挑戰。

事實上,筷子反映中國飲食文化的變遷。

在周代,人們席地而坐,用手分食,筷子只是用來夾起在湯羹裏的蔬菜的工具。炒這種讓不同食材產生千變萬化味道的烹調方式,在魏晉南北朝之後大受歡迎,所以筷子的功能有進一步的發揮空間,是吃炒菜式的理想工具。

烹調方法到唐代更為多元。點心、麵條跟餃子的出現,令筷子愈來愈受歡迎,變成重要的飲食工具。同時人們開始坐在櫈上,圍枱而坐,發展出一套餐桌禮儀,例如不許用筷子發出嘈音、不許用筷子在餸菜中挑食物、不許用筷子戳食物,就像今天大家圍在一起吃飯那樣。

多得唐代的國力,筷子顯示的唐朝文明傳到蒙古、日本跟朝鮮(即是韓國前身)。明朝隆慶年間,造訪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們見識到「中國筷子」。清朝康熙年間,傳教士柏應理向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送上了精美的中國象牙筷子,在法國宮廷裏表演了一場「吃飯表演」,轟動歐洲。自此深愛中國文化的路易十四,愛上中國筷子,學懂用筷子吃飯。這個「小棍棍」隨即紅遍法國宮廷的時尚圈。

話說回來,在外國人心目中,香港人是來自國際大都會的朋友。筆者不論在私人或商務飯局裏,觀察到部分香港人已經不太懂揸好筷子及筷子禮儀,更遑論其他國家的筷子禮儀。如果外國人揸筷子比香港人靈活,更懂得各國筷子文化,似乎,於情不合。

(由上至下)中國、韓國及日本的筷子
(由上至下)中國、韓國及日本的筷子
韓國筷子的前端扁平
韓國筷子的前端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