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論語》中的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子曰……」乍聽起來,大家或會感到恐懼,大呼文言文艱澀乏味,並退避三舍。其實古人所言的,不是古舊死板的說教,而是比我們更「潮」、更「貼地」的生活態度。《論語今譯時析》(耀中出版社,2016年增訂版)* 的其中一章節,就記載了孔子對為學的見解,至今仍為社會所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篇》7:21)

【今譯】

孔子說:「三人同行,必有人可做我的老師。選他們身上的優點跟着學,他們身上的缺點則加以改正。」

 【時析】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見到別人的優點就應該學習。見到別人的缺點,就應該警醒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缺點,如有,則加以改正。如果條件允許,則應出於愛心向別人指出,請他注意改正(己欲立而立人)。

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只要善加把握,都可以當我的老師。這也可視為鼓勵式教學的一個環節,在教學中,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和特長,增強其自信,並將影響擴大到其他的方面,可以說是教育的一個經驗之談吧。

*《論語今譯時析》增訂版:以中英雙語出版,內容除了附有註釋外,並設時析部分,透過現今的生活事例及中西文化觀點的比較對照,從多角度詮釋儒學的菁華部分。書中輯錄了《論語》140則,代表儒家核心思想,從反求諸己的「為學」、「修身」等主題作起始,逐步推至「處世」之道,最後以「生死」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