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記>:我與辯論隊一起成長

文:謝璐清(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榮譽學士(大中華地區研究)三年級)

如果說到目前為止,對我來說最佳的選擇,那一定是來香港讀書;而這期間帶給我最大的收穫,一定是參加辯論隊。

初來乍到,全新的環境、陌生的同學、完全不同的學習方法……都使我在入學時陷進了困惑和迷茫,當然它們也給了我最大的挑戰和機會。偶然間一位學長對我說:「總要加入一個社團吧!」至今我的手機裏還有面試入隊時的自我介紹:「對我而言,辯論是存在於生活的點滴中。因為人生需要思考,而思考的過程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辯論。」

辯論隊對我來說就像一個大家庭,一起準備辯論的隊友、幫忙練習和邏輯疏導的學長學姐,大家都在繁忙的學習之餘,積累辯論的技巧與知識,也一同成長著。雖然已經是入隊的第三年,但第一次準備新生賽時那一股拼勁,我還記憶猶新。辯題嘛,即使是雙方都有論證空間,也會存在更容易說服他人的一方。很「不幸」,我們在抽籤時就與幸運擦肩而過,這無疑增加了我們辯論時的難度。加上第一次參加比較正式的比賽,我們的壓力就更大了。一方面,我們需要準備大量資料,如何論述我們的觀點,如何反駁;另一方面,辯論也是一項團隊協作的集體活動,我們需要一定的默契和團隊意識。當時正好趕上萬聖節,於是我們相約一起去鬼屋培養團隊精神。當我們開開心心地在鬼屋玩耍後,發現還有太多的東西沒有準備好,然而距離比賽僅有一天了!於是,我們就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和練習。一個團隊之所以能成為團隊,就是有一股凝聚力帶領我們為共同的目標而付出努力。在高強度的練習後,有人提出去碼頭看日出!儘管我們沒有看到日出,但卻獲得了無比堅定的友誼。那一刻的我們,放下了對輸贏的執著,享受比賽,全力以赴。

在辯論的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原來可以這麼的有趣地積累知識。大學的學習內容及方法都和之前完全不同,那種力不從心的感覺讓我倍感煎熬。辯論帶我走出了對獲取知識的焦慮,同時也使我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社會熱點話題。從門當戶對是不是過時,到是否應該設立離婚冷靜期;從資訊碎片化到死刑的廢除,辯論讓我學會了思考,增強了批判思維,也讓我在和別人交談時有了分享觀點的底氣。

辯論是語言藝術的體現,也使我有了一群一起辯論的「戰友」,獲取了和前輩們,以及其他學院同學交流學習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辯論讓我積累了豐富又廣泛的知識,令我變得更加開朗。雖然我還不能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但我確信,辯論活動增強了我的自信,更為我帶來了成長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