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時空>:《六國論》背後的北宋「歲幣外交」

文:潘俊恩(文聯會青年文化大使、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碩士)

蘇洵借《六國論》諷刺北宋對契丹(後來的遼國)進行「歲幣外交」。然而,北宋與中國歷代不同,有着獨特的外交政策,以及維持和平的相處之道。《六國論》可謂迎合主戰派的文學作品,卻未能充實反映北宋背後「歲幣外交」的含義。

《六國論》借古諷今

《六國論》看似總結戰國六國滅亡的原因,實際上是諷刺北宋的事大外交。文中開宗明義指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當時北宋受到契丹的威脅,與周邊國家勉強維繫朝貢外交。雙方在締結澶淵之盟後,北宋每年贈予契丹10萬兩白銀和20萬匹絹,其後契丹進一步要求割讓晉陽及附近領土,欲逐步蠶食;西夏見北宋積弱,亦索要利益,北宋每年贈予西夏10萬兩白銀、10萬匹絹和3萬斤茶葉。北宋的「歲幣外交」,被當時的主戰派視為屈辱的事大外交,顛覆傳統「中央之國」的華夷觀和朝貢體制,蘇洵更視之為「抱薪救火」的「破滅之道」。

北宋「歲幣外交」的意義

北宋對契丹實行「歲幣外交」,是平衡經濟收益和戰爭成本後的自利措施,並非表面上的事大外交。北宋的「歲幣外交」看似屈辱,但在邊境設立互市的「榷場」,每年對契丹的貿易順差達80萬兩白銀,是「歲幣外交」的2.5倍以上,特別是茶葉的傾銷,並非蘇洵所言之「勢弱於秦」。蘇洵所處的宋仁宗時期,北宋一年的財政收入更達1.26億白銀,是「歲幣外交」的420倍;但當北宋對契丹發動戰爭,軍費所耗達3,000萬白銀以上,支出是「歲幣外交」的100倍。因此,北宋得出「隨每歲贈送,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的結論。「歲幣外交」更換來邊境的和平,更免除戰爭對經濟的衝擊,與其說是「賂秦」,不如說是「賺秦」。

重文輕武的破滅之道

北宋的積弱,顯然與「歲幣外交」無關,歸根究底是重文輕武的國策。北宋立國以來,吸取五代十國武人專政弒君的教訓,定下重文輕武和強幹弱枝的國策,「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削弱軍隊戰鬥力,導致北宋對契丹和西夏的戰爭,往往敗多勝少;另一方面,北宋官僚架構重疊,充斥大量冗官和冗兵,增加冗費,內憂的積累導致外患的助長。凡此種種,對內積弱不振,對外軍隊疲態盡現。

後世對北宋「歲幣外交」爭議甚多,然而在客觀上,的確是平衡經濟收益和戰爭成本後的理想政策,但卻犧牲傳統的華夷觀和朝貢外交。然而,以「歲幣外交」斷定宋朝「力虧」,未免過份武斷,當中重文輕武使武將寒心,以幣贖和之陋習,讓燕雲十六州永久淪為胡地。終兩宋之世,朝廷忌憚武人,除狄青外,武人多受君主和權臣制肘,范仲淹被貶、楊業、岳飛不得善終,「臣子恨」不得而雪。自毀長城如此,才是真正的破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