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築印>:犇去聽聽牛牛傳說及小說故事

圖、文:徐佩君老師(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上一期跟大家分享了牛牛的實用價值,今期談談牛牛傳說及小說中的故事。首先出場是慈雲山慈雲閣的「靈牛」傳說!

故事發生於30多年前的長沙灣屠房。時有一頭等待屠宰的900斤重大水牛,屠夫每次拉牠去屠宰時,牠便流眼淚和跪在地上。屠夫認為牠有靈性,不忍心屠宰,便把牠送到慈雲閣道觀收養。時道觀主席林世鏗更向水牛發問:牠是否願意登上百多級梯級上慈雲閣?「靈牛」竟然點頭(《華僑日報》1988年7月20日報導)。道觀安置牠在一個三百尺的牛欄裏,特別為牠簪花掛紅,每月花上四至五千元來照顧,還有專人料理。電視新聞及各大報章於1988年也有相關的報導,大家有興趣可按此收看新聞錄像。

現時道觀內豎立了一塊碑文,內容如下:

碑文除了表示該頭大水牛可於道觀頤養天年外,更令人嘖嘖稱奇的,原來大水牛是牛郎織女民間故事中長伴牛郎的神牛!有見及此,道觀也製作了牛郎織女、神牛、鵲橋、仙女等塑像置於碑旁。在牛郎織女故事中,神牛曾兩次吐人言:第一次是神牛告訴牛郎,織女將要到銀河洗澡,叫他趁機奪取織女的衣裳,織女就可以做他的妻子。第二次是織女被天帝捉回天庭後,神牛向牛郎表示自己死去後,可剝下牛皮披在身上,那就可以上天庭去。牛郎披上了牛皮後,果然能追上天庭找織女去。

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游子安認為慈雲閣靈牛事蹟,大家不需覺得玄妙或神奇,傳統民間一直有圖畫、善書記載。從豐子愷《乞命》的畫作),可以知道牛臨被屠宰時會通人性,知道要離開主人就會流下眼淚,這個從萬物有靈的觀點來說,是很自然和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