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茶記語文課

文:薇言勁(香港八十後港女文青,內容策展人)

回想在巴黎交流的時候,不時遇到法國男生的「語言交換」邀請,他們為華裔女生補習法文,女生們以華文教學交換。原因不外乎他們想結識溫文儒雅的華人女生,更想走到十三區的中國菜館以普通話點菜。

普通話一個拼音組合包括輕聲有五個調,廣東話特別的地方就是沒有一個拼音組合包齊九個調。若能以廣東話做到「我手寫我心」就更加不得了!有部分的廣東話的正字,更是來自唐宋朝代的文字。

在香港的外籍人士之所以願意學習廣東話這種全球其中一種最難學的語言,當然是為了融入本地社區,至少能讓自己能夠獨自走入茶餐廳品嚐地道飲食,因此茶餐廳的飲食是廣東話課程中的熱門題目。

想親嘗接近自己口味的茶餐廳日常?那就要學一點基本「會話」喇。

早餐面對五香牛肉、雪菜肉絲或沙嗲牛肉麵之間的選擇困難時,再留意還有「米」、「通」、「意」、「丁」等選項,困難頓時升級;想吃口感香脆的三文治甚至「公子」做Brunch爭取時間趕工嗎?可以要求將麵包「烘底」甚至「飛邊」;想飲著「C0T」或「C9T」或「東非」或「東央」醒神開工?搏殺都要記得注意健康,可以按個別身體狀況「飛沙走奶」或者「飛沙走石」。

茶餐廳的午市或晚市可以選擇飲「例湯」、「白湯」或「紅湯」;吃碟豐盛一點的碟頭飯可以「加底」跟「多色」,更可以加錢「炒底」。在同區一齊打拼的愛侶因工作而無法趁午飯撐枱腳嗎?那先叫「拍拖行街」吧。

以上的太小兒科嗎?抽幾個給讀者猜猜吧。「肥妹」、「敗家仔」、「汪阿姐」跟「夏蕙姨」分別代表甚麼?小小提示:是茶餐廳下午茶的人氣飲食。

「會話」有趣?「侍應」手執草紙單寫的「鬼劃符」文字更是耐人尋味,猶如昔日在香港交易所內穿梭的交易員的手號,各家各派,自己人才懂。小單張上的數字都是茶餐廳語文的一部分,例如6、 7、 8、 9 、106 、107及 206,分別代表「可樂」、「七喜」、「芬達」、「忌廉」、「凍檸樂」、「凍檸七」、「熱檸樂」,而306是有點意想不到的,原來是感冒救星「薑檸樂」!

正當筆者努力成為稱職的文青之時,見到「春」系術語時,實在佩服上一代的語文基礎跟小智慧。原來「春」代表蛋,「生春」、「熟春」、「孖春」跟「反春」分別代表「太陽蛋」、「熟蛋」、「雙蛋」跟「三文治用雞蛋」。

相信大家都掌握了一些基本茶記語文喇,不如落堂去茶記食個下午茶實習一下?

參考資料:
Alison Hui:《香港尋味:吃一口蛋撻奶茶菠蘿油,在百年老舖與冰室、茶餐廳,遇見港食文化的過去與現在》(香港:創意市集,2019)。

用語意思:

公子:公司三文治
籮友:菠籮包夾牛油
肥妹:朱古力奶
敗家仔:阿華田,「皆因賣田又賣地」
汪阿姐:就是汪明荃首本名曲《熱咖啡》
夏蕙姨:夏蕙BB的舊愛就是演員林蛟(淋膠,淋(上糖)膠)
飛沙走奶:不要糖不要奶
飛沙走石:不要糖不要冰
拍拖行街:「行街」即是外賣,拍拖行街即是送兩份地址相近的外賣

(其他用語的真正意思,大家一定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