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時空>:《出師表》——知其不可而為之

文:潘俊恩(文聯會青年文化大使、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碩士)

蜀漢後期偏安益州一隅,國力驟降。何以諸葛亮知其不可而為之,5次北伐曹魏,以小征大?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諸葛亮於《前出師表》開宗明義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曹操自「挾天子而令諸侯」以來,擒呂布,破袁術,滅袁紹,雖赤壁戰敗,仍平定西涼,後更僭位稱魏王,漢室淪為玩物;劉備在「如魚得水」之前,兵敗徐州,走青州,流離荊北,屢敗屢戰,不負漢帝末裔之名;諸葛亮以臥龍之姿待天時,千里馬遇上伯樂,說服孫權和周瑜火燒赤壁,取荊南,進益州,劉備得以進位漢中王,與曹操爭雄。大事可期之際,關羽敗走麥城,劉備夷陵慘敗,病危之際急召諸葛亮,遂於白帝城托孤鬱逝。諸葛亮不敢辜負劉備托孤之重,鞠躬盡瘁繼承劉備起兵的根本宗旨:「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兩人既是君臣,更是「知音」,旨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長安。蜀漢偏安益州,其一所恃者,是漢室正統。

不伐賊,王業亦亡

《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深明以戰養戰最符合蜀漢的國情。蜀漢偏安益州,人口94萬,兵力10.2萬;曹魏兼併幽、冀、青、并、兗、徐、司隸、雍、涼和豫州,原漢13州已得其10,人口443萬,兵力50萬,國力是蜀漢4倍以上,若雙方休養生息,差距將以倍數擴大,依蜀地之險未能「與賊持久」,寧願千里運糧,毋寧坐以待斃。而且,關中平原一馬平川,以騎兵衝鋒為主。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過於兇險,山勢險峻,即使到達長安亦難以攻取。諸葛亮只有出蜀,佔據雍州和涼州,才可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馳騁中原與魏國爭鋒,否則蜀漢步兵只得於祁山以南割據,而僵持下後勤必為崇山峻嶺所累,故「不伐賊,王業亦亡」。

寧思北征,不忍內耗

諸葛亮借北伐轉移內部矛盾,團結蜀漢。益州本為劉焉和劉璋屬地,後邀劉備入川抗張魯,劉備趁機據益州。自此,蜀漢主要存在4大派:
一、元老派:追隨劉備白手興家,身居要職,如關羽、張飛和趙雲等等;
二、荊州派:得勢荊襄士人,佔據蜀漢政治資源,引起益州派不滿,包括諸葛亮、蔣琬、黃忠和魏延等等;
三、東州派:原劉焉和劉璋麾下,與同樣外來的荊州派聯手打壓益州派,包括法正、李嚴和董允等等;
四、益州派:土生士族,地方影響力最大,上層地位最低,包括譙周、張翼和馬忠等等。

首三派雖時有爭寵,但均以光復漢室為己任,同仇敵愾,而益州派素與東洲派和荊州派不和。諸葛亮深知內部各派的鬥爭會拖累國力,希望塑造共同敵人曹魏,否則內耗必加速蜀漢消亡。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作為諸葛亮一生的寫照,北伐曹魏的天時、地利和人和若失其一,則舉步維艱。諸葛亮的北伐,對於延續漢祚,已然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