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善用科技 區區有志

#19 香港地區風物志(2021年1月)

文:褚珏然(自由撰稿人)

近日政府發表《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措施,致力使香港邁向智慧城市。與此同時,團結香港基金旗下正進行龐大的《香港志》修纂計劃,並於2020年12月28日出版首冊《總述•大事記》。筆者認為兩者其實可以有合作的空間,而方法正是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等現今最新科技構建新型地方志,並擴展至全港十八區,達至「區區有志」。

隨著數位人文的發展,學術研究亦經常製作數據庫以便進行地方研究,如香港浸會大學「中山公園數據庫」職是一例。早期的地方志仍是以書目為主,缺乏與市民大眾的互動。事實上未來的地方志製作趨勢不應只停留在單調的工業繪圖,而是可充份利用科技造就的虛擬實境與市民互動,從而放諸香港各地區中。誠如藍圖2.0提出政府會逐步開放數據分享予大眾,有關資料及政府檔案處圖片、紀錄等均可作為地方志的重要部份給予公眾瀏覽。這能使政府以民為本向市民負責,而公眾也能有相應的監察和知情權。

另外,地方志的編撰亦可與藍圖2.0提出了智慧鄉村先導計劃互為合作。此計劃將更多智能系統帶到鄉村中,例如Wi-Fi網絡。此計劃與地方志研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許多經驗往往證明歷史、地方志研究是因城市發展時進行的環境評估而有意或無意推動,諸如香港於1955年發現李鄭屋漢墓、2014年於沙中線宋皇臺站附近掘出宋元遺址等,甚至英國計劃中的2號高速鐵路(High Speed 2, HS2)均提出工程中需進行地下勘探。建於1930年前、位於深水埗主教山山頂的食水配水庫在重整施工期間發現内裏擁有古羅馬式石柱及以紅磚砌成的圓拱而建造成的蓄水池,引起了全城關注。筆者並非考古或新界研究的專家,但新界各鄉村若能引入科技演進,將有效撰寫各區特別是新界區域的地方志,以便將來進行更多學術研究及方便政府管治。

有關科技方志該如何製作的問題,林鄭特首於最近的施政報告似乎拋出了玄機。本次施政報告提出預留一億元發展藝術科技(Art Tech),並銳意促成跨決策局的合作。筆者建議有關人士在撰寫方志時不妨參考藝術科技的做法,同時借鑑有關的財政來源及政策模式,令有關人士在編撰方志除堅持歷史求真的基本要素外,亦可以考慮在地方志展示予公眾時的表達上更符合時代意義。筆者呼籲大眾支持此項目,例如捐贈重要圖片、收藏,甚至參與口述歷史工作成為受訪者,增強大家對地區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