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中華經典名句——公正誠信

#19 香港地區風物志(2021年1月)

書法及簡析:羅澄波校長
釋義與應用:招祥麒校長、朱崇學老師、許志榮老師、謝向榮博士
教育局修訂

言簡意賅的句子,穿梭古今二千多年,無論是在文學、文化或品德情意層面上,影響力歷久不衰。為配合教育局現正進行的「中華經典名句推廣活動」,《文路》由上期起,一連六期介紹不同主題的名句,讓讀者吸收傳統經典智慧,培養良好品德情操;同時也可欣賞書法之美,多方面領略中華文化的結晶。

甲骨文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 子路》

 

延伸參考:「言必信,行必果」校園故事短片(作者: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鐘鼎文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朱柏廬《治家格言》

行書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蘇軾《前赤壁賦》

【釋義】

「省」,反省、省察。「三省」,多次反省。「忠」,忠誠。「信」,誠信。「傳」,老師的傳授。「習」,溫習、復習、實踐。

全句的意思是:我每天都再三自我反省: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相處有沒有言而無信?師長傳授的道理,我有沒有好好認真實踐?

【體悟與應用】

有些人總是用顯微鏡去放大別人的缺點,但對於自己的過失,卻視而不見,從不自我反省。朱熹《論語集注》對曾參(孔子的學生)「日省其身」的說法特別推崇,一個人只要學會每天反思,常思己過,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他的修養一定日有進境。

曾參天性至孝,他說的「三省」,就是每天多次反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反省的是,我為別人做事,是否全心全意,盡心竭力?提醒自己想幫助別人,絕不可嘴裏答應,卻敷衍塞責;

第二反省的是,我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提醒自己不能嘴巴很甜,說得天花亂墜,實事一件都不去幫,這都是不誠信的表現,必須好好檢討;

第三反省的是,師長傳授的課業和道理,有沒有好好地去熟習和實踐?否則就會辜負師長的諄諄教誨。

曾子這種主動自我反省的功夫,並非在事情搞砸之後才加以反省;如果大錯已經鑄成,那就無法彌補了。自省絕非偶發式的、被動性的亡羊補牢,而是恆常地做好防微杜漸的工作。每天反省自己的待人處事和學習情況等,然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據說宋朝有個趙概,每天用投豆的辦法來自省。他在書房裏放着三個盒子,一個盛了黑豆子,一個盛了黃豆子,一個是空的。每晚睡前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做了一件好事,就取一粒黃豆投進空盒;起了一個壞念頭,就取一粒黑豆投進空盒。開始時黑豆往往比黃豆多,後來黃豆漸多,黑豆漸少,個人的修養也不覺提高了。

楷書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 · 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