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論語》中的智慧——「今之孝者,是謂能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曰……」乍聽起來,大家或會感到恐懼,大呼文言文艱澀乏味,並退避三舍。其實古人所言的,不是古舊死板的說教,而是比我們更「潮」、更「貼地」的生活態度。《論語今譯時析》(耀中出版社,2016年增訂版)* 的其中一章節,就記載了孔子對人倫的見解,至今仍為社會所用: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篇》27

【今譯】

子游問先生,「孝是怎樣的?」先生說:「今天人們所謂的孝,指的只是養活父母。可是,這和養狗養馬有甚麼區別呢?只有對父母充滿內心的敬愛,才稱得上真正的孝啊!」

 【時析】

這裏強調內心的「敬」。對父母並不是給他們養老金就夠了,而應該對他們充滿尊敬、敬愛,讓他們從心裏感受到你對他們的孝敬之情。現代社會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很多時候成年子女只會在金錢或物質上贍養父母,卻忘記了「敬」才是孝的關鍵所在。

*《論語今譯時析》增訂版:以中英雙語出版,內容除了附有註釋外,並設時析部份,透過現今的生活事例及中西文化觀點的比較對照,從多角度詮釋儒學的菁華部份。書中輯錄了《論語》140則,代表儒家核心思想,從反求諸己的「為學」、「修身」等主題作起始,逐步推至「處世」之道,最後以「生死」作結。